首页 > 百科 > 儿童教育

南阳高考什么情况会被退档? 什么情况下高考会被退档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14 16:19:51
The Beginning

  问:填报志愿什么情况会被退档?

  答: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一、退档原因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压线未必被录取,一般在“压线过”考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3.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部分院校的外语、外贸专业,对外语成绩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4.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分

  目前有一部分大学,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位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和位次。

  5.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只参考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6.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7.忽视有特殊类型招生计划的院校

  这类招生计划,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如综合评价招生、强基计划等,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8.忽视本科二批院校的填报

  本科二批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一些本科一批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重视填报好本科二批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9.过分重视专业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局限于热门专业。

  预防对策:

  ①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

  10.没有分析透彻院校《招生简章》

  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

  预防对策:

  ①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②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③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④选择专业面要宽。

  11.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校招生同一类别、同一投档批次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先从最高分考生开始,依次检索和投档,当检索到某一考生时,遵循该考生所填报的志愿顺序检索,符合投档条件时即被投档。

  如果没弄懂平行志愿的概念,认为平行志愿是我第一个志愿即便被退档了,还能继续被第二、三、四专业录取,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平行志愿投档后也有退档风险。考生的体检、单科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不符合高校要求的,都有可能造成退档。这些因素由高校根据招生需要自主设定,并在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

  退档考生不能再补投到后面的专业平行志愿,只能参加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的志愿填报和投档。

  12.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3.考生定位不准,院校“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

  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志愿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的问题。

  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

  二、如何避免退档

  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不要盲目“冲一冲”,也许你的档案冲进了某个高校,但由于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你刚刚压上投档线或超该校投档线不多,可能被退档。

  2.一定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

  3.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THE END

TAG:志愿  院校  专业  考生  小年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