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医学界,慢性肾炎病因尚不能完全明确,但是通过多年研究,总结了一些能够引发慢性肾炎因素,慢性肾炎患者们往往忽视病情,只靠药物来治疗,但是药物的副作用非常大,有时候不但不能治愈疾病,反而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产生。
同时注意到慢性肾炎糊卑肾论治的细微区别,确立了治脾肾五法:1、健脾固肾法:在临床上属脾肾气虚的患者可用之,对于只有蛋白尿而无其它明显症状病人,也可用健脾固肾法治疗。2、温辛朋卑肾法: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水不能化,水湿泛滥;或命门火衰又不能生土,脾阳不足;或脾气衰败,久则及肾,而脾肾阳虚者,均可应用此法。3、滋养肾阳法:用于慢性肾炎肺肾阴虚或肝肾阳虚,以及急性肾炎恢复期而有肝肾阴虚或肾阳不足者;慢性肾炎脾肾阳虚如温补脾肾治疗过久,亦可使肾阴耗伤,转化为肾阴不足,也可用之。4、气阴两补法:气阴两补法适用于慢性肾炎既有脾气不足,又有肾阴亏损者。5、阴阳两补法:用于慢性肾炎有阴阳两虚,月卑肾阳虚或命门火衰,理应温补肾阳,但因阴阳消长,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单纯温阳则阳炽而阴消,故宜阴阳两补。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的特点介绍" src="//img.jianke.com/article/201604/20160407134424644.jpg" />
1980年首先提出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证这一复合证型,引起医学界的极大兴趣。古语有云“气能化精”、“精能生气”,因而,气虚则精无以化,日久必然导致阴虚。精亏则无以生气,日久必产生气虚,由于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原因,气虚可以及阴,阴虚可以及气,出现气阴两虚的表现。另外,激素类药物的应用和大量蛋白尿持续不消亦是促使气阴两虚形成的重要因素。制定以益气养阴活血清利法治疗慢性肾炎,正是从慢性肾炎正虚邪实的病机出发,以扶正祛邪兼顾而获效颇多。常用方剂为参茂地黄化瘀汤,方中参蔑大补元气,六味滋补肾阴,共奏气阴双补之功。偏阴虚者,六味用量宜大,或用大补元煎,并常用生地易熟地,取其滋阴而不腻;偏气虚者,参茂用量宜大。益气之品则用大量太子参,取其补气生津,而无伤阴之弊,是治疗慢性肾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