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综合百科

生猪行业2020――非同寻常的上半年(生猪行情预测2020年下半年)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5-19 16:45:26
The Beginning

  2020水深火热的上半年已然过去,中国及全球的各行各业都在经历磨难,对于生猪行业而言更是不找常的半年。猪价波动剧烈、规模猪场突飞猛进、屠企开工屡创新低、进口猪肉风口急转……卓创带您归顾过去、分析缘故、累计经验、共同总结!

  猪价波动剧烈,两极分化严重

  供需博弈激烈,情绪砝码加重

  2020年上半年,春节并未赠本就高企的猪价带来快涨机会,新高则浮现在,新冠肺炎调运受阻的节后开工淡季。3-4月行情处于徐徐的下滑阶段,消费清淡、供应紧缺的博弈直至5月2日分出了胜负,消费端的承受能力在此时崩塌,压栏惜售导致的供应紧缺得到有效缓解。猪价从缓跌步入快跌,从快跌陷入超预期急跌。而急跌导致养殖端压栏情绪土崩瓦解,大小猪源集中出栏,亦不乏中小养户清空猪栏。

  情绪的砝码加重后,价格泡沫浮现,等待价格超预期下跌的必然是价格的恢重性归涨。然而这一切并未结束,要是说5月中下旬猪价是恢重性上涨,那么6月份的上涨则带有报重性。清栏引起更严重的后果,则是急剧的加深了6月份猪源的阶段性紧缺程度,加之养殖端惜售情绪筑成难以压垮的猪价,6月份猪价“走走停停”,持续的上涨着。在需求没有显然变幻的情况下,供应的变幻成为猪价的主导因素,无论是进口猪肉的减少、调运政策的趋严、新冠肺炎的间接影响,都仅仅是行情变动的迸发点。

  规模场增产迅速,实际产能释放徐徐

  卓创监测国内118家中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发明,2020年上半年国内规模企业重产情况较好,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增幅达31.63%。2月份开始规模企业能繁母猪增速显然加快,且卓创数据显示北方市场同比去年增幅超20%,南方市场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固然这也与疫情发生的前后光阴先后存在一定关系。截至6月底,北方市场规模企业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去年增幅达67.52%,南方市场则仅在18.22%。

  卓创监测国内118家中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生猪存栏量显示,2020年2月份生猪存栏受非瘟疫情、仔猪低成活率、新冠疫情等多方面影响生猪存栏环比微降0.95%,3月份开始存栏量快速增长。截至6月底,2020年规模企业生猪存栏量增幅在19.90%,较能繁母猪存栏增添显然滞后。

  卓创调研,截至6月底国内生猪市场存栏较2019年9月最低点是显然提升近20个百分点,较2019年年底增添17个百分点。这与规模企业突飞猛进的状态形成了较鲜明的对照,行业集中化程度偏低仍是主要因素。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份生猪增速较快,2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增速放缓。截至2020年6月底,卓创调研全国生猪存栏以恢重至正常水平的5成左右。

  屠宰企业开工低位难振,无猪、无消费谁是主导

  2020年上半年国内屠宰企业可谓是生存艰苦,以鲜销为主的屠宰企业长期处于亏损阶段,屠宰企业开工率则持续低位,卓创监测1-6月屠宰企业均匀开工率仅为18.71%,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19.43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低。截至6月30日国内屠宰企业开工率仅为13.43%,同比下滑19.42个百分点,是2020年上半年屠宰企业开工率的最低点。

  影响屠宰企业开工低位主要缘故有两点,一是终端消费疲软,屠企订单有限,开工低位;二是市场猪源有限,企业难以采购到足量猪源。那么到底谁是主导呢?在假定消费恒定的前提下,2020年上半年除1月份春节因素影响外,2-6月份国内生猪出栏量集体是徐徐增多的态势,原则上讲屠宰企业采购难度应是减弱的。3月份之后国内封锁逐渐解除,随着工人重工、学校开学、社会生态的逐渐恢重,消费环比提振,屠宰企业屠宰量亦应徐徐上行,但实际情况则是屠企开工维持低位,且屡创新低。

  因此卓创以为导致2020年上半年屠宰企业开工持续低位的主因是终端消费的疲软。细分到各个月份,6月份国内猪源断档期,供应紧缺对屠企开工的影响程度较前期增强;但高价对下游订单的抑制作用,叠加消费淡季、企业严重亏损,对屠企开工率的打击更加致命。

  猪肉进口量急转直下,消息面因素大于实质影响

  国内供应不足的2019年,国内猪肉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210.8万吨,2020年国内产能恢重有限,业内普遍预期进口量仍或同比大幅上涨。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5月我国猪肉进口量172.10万吨,同比上涨161.46%。但因海外疫情加剧,部分国家屠宰企业工人感染停宰,且因考虑食品安全问题,猪肉进口受阻。6月以来,我国已经暂停受理多国肉制品企业的进口申报,因此卓创预计6月份国内猪肉进口量或环比减少。

  虽上半年猪肉进口量并无显然缩减,但进口猪肉缩减预期消息影响远大于进口猪肉减少的实质影响。自2020年3月开始,业内人士就已判断未来国内猪肉进口量或逐渐缩减,这一预期消息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3-4月份国内猪肉价格的快速下滑,同时也对6月份猪价上涨有较强的推涨作用。

  中国的猪肉进口以冻品为主,国内冻品下游主要为食品深加工、政企及学校食堂等渠道,因此进口猪肉对鲜品消费的直接冲击作用有限。冻品价格低廉,与同部位鲜品相比优势显然,对于可以接受“冻转鲜”的北方市场的确存在一定冲击,但对于以热鲜消费为主的南方市场影响程度极为有限。加之国产冻品库存的不断降低,进口猪肉更多的是补充国产冻品的缺口,而非鲜品消费的缺口。

  养殖、屠宰冰火两重天

  产能逐渐释放、开工持续低位的上半年,养殖企业与屠宰企业生存环境可谓是冰火两重天。自繁自养养殖盈利如预期般持续丰厚,仔猪育肥在5月低价市场暂时亏损;屠宰企业则是集体一路亏损,鲜有盈利时段。

  2020上半年,生猪饲料价格呈上涨走势,半年度均价2287.55元/吨,同比涨幅5.42%。虽饲料成本有所上涨,但相对于持续高位的猪价而言,饲料成本上升影响较小,因此国内自繁自养盈利持续高位。卓创调研仔猪育肥最高成本线在32元/公斤左右,因此仔猪育肥在5月份猪价跌至低点时北方局部浮现暂时亏损期,但随后6月份猪价快速归涨,育肥盈利亦较可观。卓创监测,2020年上半年生猪自繁自养盈利为2313.07元/头,同比涨幅达到1897.83%。

  卓创监测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猪屠宰毛利均值14.70元/头,同比跌幅77.13%。研究发明屠宰企业毛利在40元/头以上时,方能真正盈利,那么显然上半年屠宰企业集体亏损。其中负毛利地区亦屡见不鲜,屠宰企业亏损严重,亦存在较多亏损超100元/头的企业。鲜品屠企生存艰难,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停产情况,规模企业亦是负重前行,尤为期待产能的恢重。

  行业突发因素众多,供需逻辑万变不离其宗

  2020年上半年国内生猪行业变幻难测,突发因素众多,从业者同样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超预期”,但行业供需逻辑的研究方向可谓万变不离其宗。除行业自身供需因素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异常灾害天气等多方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生猪行业的供应与需求,从而影响了生猪价格的走势。行业多方的变幻也在不断积蓄能量,2020年生猪市场的下半年影响因素或更加纷繁重杂,行业或逐渐归归正常供需平衡,上下游关系或朝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THE END

TAG:养猪  猪价  猪肉  养猪行情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