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要不要发汗,坐月子发汗是怎么回事?关于坐月子发汗这事儿其实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常见的是一种,说月子里就是要多出出汗,这样对身体好。
笔者的闺蜜当时月子里就拼命人工制造发汗,但一发汗就感觉四肢发凉,没多久甚至心慌气短,伴关节疼痛。终于忍不住去中医院挂了号,被诊断为风湿,到最后大暑天还穿秋裤。
这样的案例相信不少见,所以到底月子里要不要发汗?
产后发汗到底为哪般?
女性分娩是一个集紧张、疼痛、大量体力消耗的过程,造成体内正气不足,元气来不及恢复从而抵抗力下降。所以老人们信奉产后忌洗澡、洗头,传统的坐月子其实是被动等待人体元气恢复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如遇风寒会导致邪气侵害身体内部机能,形成种种“月子”后遗症,也叫月子病。
典型临床症状为:怕冷、怕风、自感钻风,肌肉酸痛、困、麻,四肢关节疼痛或局部疼痛。
此类情况遇到风、冷等情况更是加剧,甚至伴关节变形、僵硬,阻碍患者正常行动,有的会延边为顽固性头痛。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确实有一种“发汗法”来进行干预,目的是使活动全身器官,提高精气神,恢复体力,调节神经功能,扩张小血管,改善人体微循环,使内邪通过汗液一并排出体外。
产后发汗正确方式
发汗的力度程度应该是微汗,而不是如同桑拿一样全身大汗淋漓,比如适当的保暖盖出汗,喝黄酒、姜糖水。
这类微汗排内邪的方式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提及,原理在于中医讲究血汗同源,汗为心之液,汗液出得过多就损伤气虚,就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产后身体虚弱本就容易损伤正气,气血,风湿就是常见的产后疾病,因此产后切忌过度发汗、拉肚子会损伤人体正气。
所谓养生就是养足人体正气,产后并不是不可发汗,而是要适度辩证,发汗本身就属于中医泄的手法,体弱则止,体壮则需要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