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马上要进入冬季了,这对于刚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来说,在冬季坐月子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如何在月子期间感觉到温暖呢?
新妈妈在产期这个特殊生理时期,由于身体虚弱,更容易引起手脚冰冷。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就会导致精神不佳、身体畏寒怕冷等反应,严重的还会引起下肢的静脉曲张。
所以冬季坐月子,温暖最关键。新妈妈们保持身体温暖才能完成一生中重要的“强身固体”大业!
中国的“坐月子”文化
在了解冬季如何坐月子之前,我们先了解下为什么中国产妇需要坐月子?
中国人自古就很重视坐月子。千百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坐月子文化,但现在很多年轻人拒绝坐月子,因为在西式教育、西方科技的影响下,他们认为,西方人都不坐月子,生完孩子出了院就去上班,我们中国女性也没必要坐月子。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的产妇为什么一定要坐月子?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的体质和西方人不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土不同,差异很大。
我们自古就以纤维性的食物为主,多食五谷杂粮和蔬菜。由于饮食清淡,体质是收敛的力度大于宣发的力度,所以我们体毛很轻,皮肤紧密细腻,毛孔很小,骨节也很细密。
中医认为,一般情况下,中国人的骨节是闭合的,而产后,随着骨盆的打开,产妇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处于一种开放松弛的状态。这时,风寒就容易趁虚而入,通过张开的骨节进入人体内。
月子结束时,产妇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闭合状态,坐月子期间进入体内的寒邪也会随之而被闭锁在体内,从此留下严重的后患。
身体羸弱的产妇,有可能在月子结束后不久就会感到腰酸背痛;而大多数女性在年纪大时,会感觉全身疼,尤其是骨节疼;甚至有的人会疼痛一生。中医称这种病为“产后风”,即月子病。
所以中国产妇一定要坐月子,等到筋骨合闭才能结束月子期,避免患上月子病。
了解了中国产妇为什么要坐月子之后,我们就能知道坐月子期间一定要避免受风受寒,然而冬天冷空气无处不在,要怎么坐“暖月子”呢?
01保持居室环境清新
冬季“坐月子”的重点是要保暖,新妈妈和宝宝的居室温度要适中,以20-25℃为宜,太冷易使新妈妈、宝宝患上感冒、甚至肺炎。
室内要有充足的阳光,新妈妈和宝宝最好住南面的房间,充足的阳光,让人感到心情温暖舒畅,而且有利于观察宝宝的一些变化。
房间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温度太高空气干燥会使鼻黏膜受损、咽部发干;同时如果房间太湿皮肤不能排汗,发冷,使人感到气闷不畅,且易产生细菌。新妈妈和宝宝都处于身体虚弱时期,抵抗力差,经不起细菌的侵蚀,极易得病。
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要保证2次通风,每次大概15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生病并利于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冬季通风时应将新妈妈与孩子换到另一间房间,注意保暖。
02暖身热水澡
热水澡可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起来,而且能解除分娩疲劳、舒缓精神,保持身体清洁卫生,减少发病。产后皮肤分泌旺盛,多汗,新妈妈洗热水澡,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温暖舒适,但不要盆浴,淋浴时间也不要过长,5-10分钟为宜。
提示:由于新妈妈气血亏,洗澡时不能出太多汗,避免头晕、恶心、想吐等情况的发生,洗完后及时才敢,避免水分挥发带走大量热量。
03穿衣注意保暖
新妈妈建议穿比较宽松的纯棉衣服,多少以新妈妈冷暖适中不出汗为宜,要特别注意腿、脚的保暖,如果下肢保暖做的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新妈妈一定要穿上棉质的袜子。
晚上喂宝宝的时候,不要因为过急而不穿衣服,以防受凉。
04泡脚暖身祛寒
脚部温度下降速度比全身其他部位更快,再加上脚部组织缺少脂肪,自身保暖性能较差,而且双脚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因而容易出现末梢血液循环方面的障碍。
平时用热水泡脚,可使血液循环加快,既能使身体暖和,又能舒缓疲劳神经。
05运动暖身法
新妈妈运动能使人的气血流通,使五脏六腑功能旺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一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帮助子宫恢复,便于恶露排出;能加快胃肠蠕动增进食欲,减少便秘;促进盆底肌肉筋膜紧张度的恢复,防止子宫脱垂。
冬季新妈妈适宜在室内活动,原地走货摇摆动作,活动脚趾,来加热脚部的热度。
06冬季温补是关键
补气补血为主,来保暖身体收缩子宫。食用温补的食物可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气血双补的目的,而且筋骨较不易扭伤,腰背也不会酸痛。
多吃含烟酸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人体代谢循环、补中益气、增强耐寒能力,加强肢体末梢儿的血液循环。
新妈妈产后容易缺铁,如果体内缺铁,各种营养成分不能充分氧化而产生热量,是冬季畏寒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要特别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菠菜等,要注意饮食的科学调剂,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以促进机体对铁的吸收。
所谓产前一盆火,产后一块冰,新妈妈分娩后身体阳气不足,产热量少,而冬天空气又寒冷异常,所以注意保暖是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在冬天过一个“暖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