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痛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很多人都会关心脚后跟疼痛的原因,那么痛风也会引起脚后跟疼痛吗?
痛风会引起脚后跟疼吗
痛风有可能引起脚后跟疼
痛风是体内嘌呤物质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尿酸盐晶体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肾脏等部位,引起的关节炎性反应,而尿酸盐晶体的沉积可发生在关节的任何部位,所以痛风是有可能引起脚后跟疼痛的。
痛风最先疼痛的部位
痛风发作的特点一般是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想近端大关节发展,一开始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
所以,大多数的痛风患者最先发病的部位在拇趾及第一跖趾关节。
痛风为什么首先是脚疼
尿酸盐晶体容易沉积
痛风是因为进食过多的嘌呤食物引起的尿酸增加,在血液中形成结晶后,积聚在关节引起的炎症与疼痛,而这种尿酸盐晶体最容首先沉积在人体的脚拇指关节,所以一旦痛风发病,最先开始就是脚疼。
大脚趾部位尿酸盐溶解度低
人体正常的提问为37℃,但离心脏越远温度就越低,例如:常膝关节滑液的温度只有32℃,皮肤最薄的脚趾处,温度就更低,如果体温低,尿酸盐的溶解度也会随之下降,所以尿酸最容易沉积在脚趾部位。
血液循环差
大脚趾是离心脏最远的位置,不仅温度低,身体末端小关节的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也比较差,肢体末端的血尿酸更容易沉积析出尿酸盐警惕。
活动少,容易受伤
运动能够减少痛风发生的概率,但大脚趾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相对较少,并且单位受力面积大,容易受伤,而关节损伤后微小的尿酸盐结晶会脱落,进而引起痛风的急性发作。所以,大脚趾部位容易发生痛风。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哪些
跟骨骨刺
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足底部筋膜炎
足底部筋膜炎引起的脚跟痛很常见。一般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足跟着地站立时,足跟出现疼痛。刚行走时疼痛加剧,走几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距离或站立时间的增加,疼痛又会加剧。
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
跟骨后滑囊炎
一些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过度使用脚部
过度疲劳也会导致脚后跟痛,例如一些人逛街一逛就是一天,这样过度使用脚部很容易引起脚后跟痛,况且还有一些鞋子不合适的,更会加重这种疼痛。
脚后跟痛的原因有很多,不过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炎症”,这里的炎症指的是“无菌性炎症”。多见于慢性劳损、运动损伤等,有别于我们日常认识的细菌感染。
脚后跟痛怎么办
确诊病情
引起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一旦出现脚后跟疼的现象,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脚后跟的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其次,还可以通过日常调理,缓解脚后跟疼的症状。
休息,减少负重运动
长途行走或长时间站立时,要有科学的步态及姿势,要注意间断休息,避免足部持续负重,防止足部过度疲劳。
控制体重
如果身体比较胖的话,那你就要注意控制一下自身的体重了,要尽量避免负重,减少重量对脚后跟的冲击。
换合脚的鞋
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可以有效的减轻自身体重对脚后跟产生的压力,可以买双专用足跟垫,垫高脚后跟,让周围肌肉和韧带放松,疼痛也能缓解。
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
每日用热水泡脚,保持其清洁和良好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炎症,有助于足部的健康。均衡、高钙饮食,可以使跟骨骨质疏松的状况得到改善。
可从食物中摄取含有钙质的食品,如:虾米皮、海带、紫菜、酥鱼、海藻、芝麻酱等。
足底拉伸训练
足弓拉伸
平躺在床上,抬起并伸直腿,用一条毛巾把足前部裹起来,然后双手拉动毛巾,拉伸大脚趾和脚踝,直到膝盖伸直,足趾慢慢指向鼻子。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拉伸足跟筋膜。
脚底蹬踏
平躺在床上,双脚伸直,模拟登自行车的动作,这个动作能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脚趾夹物法
这个运动专门拉伸处于足底筋膜下的肌肉组织群,只要简单的把脚趾弯曲做出宛如要夹住一支铅笔的姿势即可。
TAG:痛风会引起脚后跟疼吗 痛风最先疼痛的部位是哪里 疾病预防 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