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常见疾病

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应多喝什么水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3 17:51:29
The Beginning

三伏天到来后,全国各地开启了“火炉”模式,多地出现40℃以上的高温。当温度超过32℃、湿度超过70%时,就需要预防中暑了。本文就“趁热”跟大家说说,怎么补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中暑漏洞”,安全度过高温天。

中暑最易盯上这几类人

喝水少的人

水分补充不够,不利于身体排汗散热。需要提醒的是,喝冷饮并不能防止中暑,还会使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发,使中暑的几率更高。

熬夜或睡眠不足7~8小时的人,通常心肺功能较差,会影响排汗功能,不利于散热。

体型肥胖者

肥胖者皮下脂肪厚,不容易散热,比瘦人更容易中暑。

剧烈运动的人

运动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此外,身体有大块肌肉的人,运动时产热的量比一般人多,是中暑高危人群。

好胜心强的人

压力大、有强迫性格、事事求胜者,夏季容易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生理中暑和“情绪中暑”的比例都会急剧上升。

治中暑,对症找“解药”

大热天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就要当心是中暑。通过症状,可判断中暑的严重程度,从而采取救治措施。

先兆中暑

高温时,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耳鸣、胸闷、恶心、四肢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说明身体已经脱水。

此时必须赶紧多喝水,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般症状可自行消除。

有恶心呕吐症状,可口服藿香正气水5~10毫升,或按说明书服用十滴水。需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中都含有酒精,服用后不宜开车,且这两种药物都不宜和头孢同时服用。

闷热不适、头痛头晕,可在前额或太阳穴上涂抹风油精、清凉油,但孕妇和婴儿不宜使用。

中暑后咽干口渴,可按说明书服用清暑益气丸。

需要注意的是,体弱多病、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先兆中暑,在吃完药、补充足够的水分后,半小时症状仍没有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轻度中暑

除了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还出现体温>38.5℃,心跳增快,就已经是轻度中暑了。此时再用休息、喝水的方法,没那么容易恢复,建议去医院治疗。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时,整个身体机能都会出现问题,一般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甚至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起猝死,此时应立刻拨打120,同时帮助中暑者快速降温。

首先,将中暑者移到荫凉处,脱掉外衣;然后向其全身洒水,或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打开空调或用电风扇降温,身体若被吹干,要继续喷水,反复进行,尽量将体温降至38.5℃以下。

如果中暑者没有昏迷,可适当补充水分;如果出现呕吐现象,要让患者侧卧,避免呕吐物吸入,造成呼吸道阻塞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补上这些防暑“安全漏洞”

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补上下面这些“安全漏洞”,都有助于防暑。

保持室内通风

不通风、室内温度过低,容易导致“室内中暑”。因此,室内要注意通风降温,并适当使用电风扇或扇子;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以免出门时难以适应。

喝水不可“牛饮”

天热口渴会让人不由得大口灌水喝,但这样会使水分在体内短时间积累,不利于吸收,导致中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1、少量多次补水。千万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个小时再继续补充。

2、感觉很热时,不要喝冰水,否则会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血管收缩,因此喝温水较好。

3、除了适量喝水,还要补充电解质,比如淡盐水。如果想喝功能性饮料,建议看看配料表,选择含糖量较少的。

外出别长时间戴帽子

夏季戴帽子容易出汗,帽子下形成湿热的小环境,令头部湿度提高,引发中暑。建议不定时摘下帽子,及时擦干汗水,给头部通风散热。

出汗时别立即冲凉

剧烈运动后或大汗淋漓时,不少人会立即洗个凉水澡,或者直接躲进空调温度开得特别低的室内,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

正确做法是,先休息15~30分钟,等体温恢复、汗液干透或微微出汗时再洗澡。

雨后黄昏别着急出门

不要以为只有白天高温才会中暑,即便凉爽的黄昏时分,如果湿度高,同样存在中暑风险,尤其是刚下过一场雨后。此时,建议少在户外活动。

THE END

TAG:预防中暑  每个热到昏厥的人  都需要这份“防中暑指南”!  疾病预防  中暑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