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旅游攻略

辽博和合中国展览有哪些重点文物(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展)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1-03 23:41:10
The Beginning

  辽博和合中国展览有哪些重点文物?

  本次展览共展出与“和合”文化有关文物、古籍402件/组(436单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8件/组,外借文物121件/组(177单件),覆盖辽博三层20、21、22号展厅展厅,面积共3738.1平方米,展线长度387米。

  部分重点文物简介:

  勾连涡纹彩陶罍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口径13.2 底径12 通高49.2厘米

  辽宁省朝阳牛河梁遗址出土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泥质红陶,红陶地上饰黑彩。敛口,圆唇,广肩,鼓腹,小平底,腹部饰竖桥状耳,圆碟式盖,顶端有半环形捉手。盖身饰重圈纹,瓮身饰三周勾连涡纹带。

  早在新石器时代,分布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性和与邻区广泛交流的开放心态,走过了1500年发生发展的历程。红山文化祭祀用陶器主要为泥质红陶,且多彩陶。红山文化的彩陶受到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地融入自身的文化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山文化彩陶。将源自邻区文化因素的彩陶器使用于精神领域,反映出红山先民对外来文化具有很高的容纳度。

  三彩釉印花太极图执壶

  辽

  通高21 口径3.7 底径10.8×8.9厘米

  原东北文物管理处拔交

  辽宁省博物馆藏

  壶体作扁圆形,圆口,曲柄,管状短流,圈足。胎质灰白闪红,挂白粉。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水波纹地,上浮有如意流云带。柄外施绶带纹,流基部作牛首张口状。壶身两面印相同的凸起花纹,中心一朵莲花内饰有太极图式花纹,勾画出“始于天然、载于天道”的审美意境。此壶构思巧妙,制作精细,花纹别致,装饰富丽,是辽代陶瓷中的佳作。

  夏景山口待渡图

  五代 董源(生年不详—962)

  绢本 设色

  纵49.8 横329.4厘米

  董源,字叔达,钟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唐中主时曾任北苑副使,故称“董北苑”,擅画山水,开创了“平淡天真”的江南山水画风格,是“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

  此卷描绘的是江南山水景色,江水蜿蜒于群山之间,草木丰茂,点染皴擦中尽显江南山水秀润之境。引首有明代董其昌书题,卷后有元代柯久思、虞集等人题跋,是董源传世绘画中极为精妙的一幅作品。

  太白山图卷

  元代 王蒙(1308—1385)

  纸本 设色

  纵27.4 横238厘米

  王蒙,字叔名,号黄鹤山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画风深受外祖父影响,又自出新意,独具风貌。后人将其与黄公望、吴镇、倪瓒合称为“元四家”。

  此图所绘为浙江鄞县太白山及周围景致,此处山峦叠嶂,绵延不绝,小桥流水,高拱长桥。全篇用笔繁密,以朱砂、花青点染,技法高超,别具一格。

  唐摹兰亭序(黄绢本)

  唐代 佚名

  横24.5 纵65.6厘米

  湖南博物院藏

  展览中后期展出,敬请期待。

  这卷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卷尾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唐宇肩、顾莼、梁章钜、梁同书、孙星衍、石韫玉、李佐贤、韩崇诸跋。

  此卷唐摹《兰亭序》,虽不是褚遂良的摹本,但作为唐代初期的书法作品,能流传至今实为不易。正因它与其他唐摹《兰亭序》的存在,使我们今日仍可在感受到王羲之书法艺术魅力的同时,认识唐代早期的书法风尚。

  兰亭集序图卷

  明代 祝允明(1461—1527)

  文徵明(1470—1559)

  纸本 行书 设色

  书心:纵22.9 横48.8厘米

  画心:纵20.8 横77.8厘米

  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擅诗文,尤工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县人。嘉靖二年(1523),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嘉靖五年(1526),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归去来兮辞图卷

  明代 马轼 李在 夏芷(生卒年均不详)

  纸本 水墨

  纵27.7 横60厘米

  马轼,字敬瞻。嘉定(今上海)人。宣德年间与戴进、谢环同善画名于京师。工诗文,善画,山水取法南宋院体。

  李在,字以政,福建莆田人。宣德年间入画院,为画院待招。善山水人物,宗郭熙。

  此幅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情境,共九段,现存李在三段,马轼三段、夏芷一段,第一段与第八段原作已佚,现存此两段为清代画院画家补绘。

THE END

TAG:明代  文物  彩陶  文化  太白山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