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2022年珠海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安排(2022年珠海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安排部署)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09 15:04:23
The Beginning

  2022年元旦和春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做好“两节”期间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文件要求,目前,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已印发《珠海市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的执行时间为2021年12月29日到2022年3月15日。

  一、加强人员出行管理

  《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人员流动排查管理。

  要加强人员出行管理,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尽量避免前往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高风险岗位人员尽量避免跨省出行,确需出行的须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并向所在单位报备。

  提倡所有外省来珠返珠人员24小时内完成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保持“两站一场”对所有外省来珠返珠人员进行落地核酸检测至2022年3月15日。

  要强化人员动向排查。各单位要做好节日期间人员动向摸底调查,年后返工返岗前要做好员工及其家庭成员(含同住亲属、室友)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情况排查,开展人员健康状况监测,督促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急性症状的员工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排查。

  务工人员较多的企业可要求务工人员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返工返岗,并做好健康监测。

  强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来珠返珠人员申报和管理。强化个人和单位申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严格落实节假日期间疫情防控个人健康申报和单位申报工作,织密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直辖市为区、县)的来珠返珠人员,应在抵珠后2小时内进行健康申报,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指引要求落实“应隔尽隔、应检尽检”健康管理措施。

  二、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

  方案要求,要紧盯重点环节疫情防控。

  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控大型文艺演出、展览展销、庙会灯会等群众性活动,控制农村集市规模,减少集市频次。举办会议、聚会等活动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严格控制人流,尽量举办线上会议。

  举办50人以上活动的单位要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活动期间落实“体温必测、行程必查、口罩必戴、场所必消、突发必处”等要求。

  弘扬节约风尚,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防控规定。

  三、加强客运交通疫情防控

  《方案》要求,“两站一场一港口一服务区”要强化客流管控,适时采取疏导管控措施,有序引导乘客分散候乘。严格控制城轨、长途客运汽车和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载客率,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聚集和走动,提醒旅客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建立健全核酸检测服务,机场、城轨站、客运站等重点交通站点合理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方便来珠返珠人员就近获得核酸检测服务。

  严格执行交通站场和交通运输工具清洁、消毒、通风、隔离留观区设置规定,强化从业人员健康监测、个人防护等工作,落实乘客100%测温、100%健康码亮码通行、100%佩戴口罩。

  四、旅游景区要按照

  “限量、预约、错峰”原则

  《方案》要求,旅游景区要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原则,推行门票分时段预约制度,尚不具备预约条件的景区灵活采取限流措施,确保景区接待游客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

  严格落实跨省旅游“熔断”机制,暂停经营旅游专列业务,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省(区、市)、跨省陆地边境口岸城市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酒店等住宿单位加强对入住人员旅居史问询、体温检测以及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

  各公共文化场馆要加强节假日期间线下群众文化管理,原则上应选择通风的户外场地,控制活动规模,降低聚集风险。影剧院、游艺娱乐场所、上网服务场所、歌舞娱乐场所、麻将馆、棋牌室等密闭通风不良公共场所落实“四强化一提倡”等疫情防控措施,即强化进门测温扫码戴口罩、强化人员流量管控、强化场所清洁通风消毒、强化人员健康管理和防控知识培训,提倡无现金支付。

  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餐饮单位须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就餐人员落实扫码、现场测温和佩戴口罩等措施后进入就餐场所,做好餐厅通风消毒。

  五、提倡大、中专院校错峰放假、开学返校

  《方案》要求加强学校疫情防控,提倡大、中专院校错峰放假、开学返校。全市各类学校在寒假放假前,要组织开展一次宣传教育,提醒学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做好科学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建立家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师生台账,建立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游探亲师生台账,及时加强警示提醒和健康管理。建立14天内从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报告本土病例地市、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返校的师生台账,落实分类健康管理排除风险后方可返校。

  做好寒假期间留校师生管理与服务,落实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同时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保障,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

  在下学期开学前,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后方可返校。14天内有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师生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返校。高校可要求学生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返校。

  六、加强农村社区疫情防控

  《方案》要求,各乡镇行政村要落实责任制,保持“三人小组”工作机制,做好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人员、高风险岗位人员等重点返乡人员的摸排和网格化管理。相关人员返乡后做好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引导农村、社区减少元旦、春节期间的聚集性活动,严格做好集贸市场、村(居)民活动室、棋牌室,以及风景区、民宿、客栈、餐馆、祠堂、寺庙等场所的通风消毒,进入人员加强个人防护。

  七、加强个人防护积极推进疫苗接种

  《方案》要求,要加强个人防护。多渠道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公众树立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乘电梯、进入密闭场所时要佩戴口罩。

  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常通风,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少聚集,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严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要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加快推进60岁及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和18岁及以上人群加强针接种,重点人群实现应接尽接。积极稳妥开展3-11岁人群的免疫接种,引导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

  各区要加大组织力度,春节期间保证至少设置1个疫苗接种点,优化接种服务,持续推进接种工作。

  2022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翻开2022年的新日历,畅想着新春佳节,许多有返乡和外出计划的朋友热情的心情真迫切!

  但是,鉴于当前国内依然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许多有来珠返珠计划的朋友不禁要问:有新冠肺炎本地疫情发生地区的人还能来(返)珠海吗?从国内不同地区来珠返珠到底有什么样的具体疫情防控要求呢?

  为规范做好国内其他省份发生新冠肺炎本地疫情来珠返珠人员健康管理工作,降低疫情输入我市风险,依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印发的《国内其他省份发生新冠肺炎本地疫情来粤返粤人员健康管理工作指引》,十问十答!马上带你了解清楚!

  1、如果我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珠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管理措施呢?

  对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珠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2、如果我近14天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珠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管理措施呢?

  对近14天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来(返)珠人员,实施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3、如果我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来(返)珠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管理措施呢?

  对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直辖市为街道)旅居史来(返)珠人员,实施14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4、如果我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来(返)珠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管理措施呢?

  对近14天有高风险地区(包括14天内累计报告本土个案超过10例但尚未调整为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直辖市为区、县,不包括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旅居史来(返)珠人员,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11天自我健康监测”(第1、3、14天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5、如果我近14天有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来(返)珠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管理措施呢?

  对近14天有中风险地区(包括发生本地传播但尚未调整为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直辖市为区、县)旅居史来(返)珠人员,实施“四个一”健康管理(即发放一份健康告知书,开展一次健康问询,查验一次健康码,开展次核酸检测)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6、如果我在来(返)珠的途中接到通知被判定为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或者“有同时空交集”暴露史人员,那抵珠后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管理措施呢?

  对于通报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要求进行管理。通报的“有同时空交集”暴露史重点人群,按照“7+7”(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开展健康管理(第1、3、7、14天检测新冠病毒核酸)。

  7、如果我的健康码出现异常,来(返)珠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健康管理措施呢?

  “红码”人员实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黄码”人员实行“三天两检”(间隔24小时检测2次新冠病毒核酸),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粤康码转为绿码。其他人员持健康通行码“绿码”出行,在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

  8、健康管理的时间是如何计算的呢?

  健康管理的时间自离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市、县(市、区)之日起计算。该地调整中高风险等级时,当日调整在管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9、“居家隔离管理”与“居家健康监测”有什么样不同的具体要求呢?

  “居家隔离管理”需要按照“8个要”落实健康管理,即:

  ●隔离房间要符合“单人单间单卫”

  ●要加装电子门磁;

  ●隔离人员及同居的家庭成员、室友原则上不准外出,每天两次要向“社区三人小组”报告居家隔离人员体温等健康状况;

  ●医疗机构要上门采集鼻咽拭子;

  ●社区要提供生活保障;

  ●没有符合条件的居家隔离场所要在集中隔离场所完成健康管理;

  ●出现发热、干咳等十大症状,要主动报告“社区三人小组”,及时闭环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排查;

  ●其他急症就诊要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健康监测”需要落实“两做好一避免一及时”要求,即:

  两做好:做好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按照要求自觉前往社区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

  一避免:原则上在家办公,不参加上学等集体活动,不能进入公共密闭场所,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人群聚集活动。

  一及时:出现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及时到定点医院排查。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同住人员可外出。没有固定住所的来粤返粤人员可在集中隔离场所或在通风条件良好、不使用中央空调的场所完成健康监测。急症就诊要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10、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以正常外出吗?哪些情况需要重点注意呢?

  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正常上班、上学、就诊、考试等。期间应每天注意自我健康状况的观察,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嗅觉味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定点医院排查。

  

THE END

TAG:健康  人员  核酸  疫情  地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