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7月7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国家发改委约谈6家“洋奶粉”两个月后,外资品牌奶粉价格再次开始上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国产大包装粉与进口量大体相同,各占一半。而到了今年格局大变,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进口了26.85万吨的奶粉,比上年同期增长近一半。
走进北京市定慧桥北附近的家乐福超市,售货员指着对面的进口奶粉说,的确涨价了。比如,其中雅培金装智护喜康宝一段奶粉900克的标价是261元,而之前是230元左右。
记者:国产的(奶粉)没有涨价吧?
售货员:国产的没有,主要是进口的。
记者:进口主要是哪些牌子?
售货员:都在涨,涨是肯定涨,有的店这个买300多元,咱们这269元。
售货员介绍,这次洋奶粉涨价打头阵是雅培和惠氏。全新包装的惠氏奶粉和雅培奶粉平均提价在10%左右。当问到涨价是否影响销售时,3位售货员都摇摇头。前来买奶粉的张先生20分钟内一直在洋奶粉的货架前挑选,对背后只有2米间隔的国产奶粉视而不见。
张先生:反正我周围的人,只要有条件的,不管是从网上买,让别人捎,还是自己来这里挑选,基本都是选国外品牌,认为质量肯定要比国内的要好很多。
记者:您不信任国产奶粉哪些方面?
张先生:三聚氰胺,从最大的企业到小作坊,基本全都牵扯进来了。三聚氰胺没了,是不还有没有监管出来的“四聚氰胺”、“五聚氰胺”呢?
不知道张先生的担忧是否说出来了许多为人父母的心声?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虽然部分洋奶粉涨价10%,可是似乎并没有对他的销售带来太大影响,这是否意味着食品行业出现的信任危机影响了消费者对中国奶粉产品的信心。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韩保江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同时韩保江说,对待国产奶粉要持平和态度。
韩保江:和我们对洋奶粉过渡崇拜的心态有关,加上我们在消费中的攀比心态,久而久之,我们在孩子产品的消费上,过分强调只要是洋的就可信。
自从三聚氰胺事件后,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奶粉市场的治理力度。尽管在转型时期,食品安全仍是需要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但就奶粉市场而言,通过上一轮治理,奶粉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特别是消费中国奶粉时,怎么客观评价国产奶粉质量,不要戴着有色眼镜,认为过去有问题现在就一定有问题。
惠氏和雅培都表示,涨价产品是新包装新产品,原有的产品价格没有变化。惠氏方面表示,价格上涨是因为全新品系上市,配方升级,新添加几种元素,比如添加了叶黄素、牛黄碱、胆碱、硒等元素。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在国内奶粉市场,外资品牌占市场总份额一半以上;在高端奶粉市场,外资品牌则占据85%的份额。据海关统计数据,去年国产大包装粉与进口量大体相同,各占一半。而到了今年格局大变,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进口了26.85万吨的奶粉,比上年同期增长49%。对此,那么,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韩保江认为,这意味着洋奶粉的第二轮涨价潮正暗流涌动。
韩保江:国际企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借着中国的通货膨胀搭车涨价。食品就是这样,买涨不买落,越是涨价,老百姓越觉得稀缺。如果造成跟风,对奶粉市场的稳定,对保护消费者利益都是不利的,既要约谈这些跨国企业,必要的时候也要给予一定处罚。
自从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对美赞臣、多美滋、雅培、惠氏、雀巢和澳优等6家进口奶粉企业的约谈,直到雅培与惠氏率先打破沉寂抗起涨价大旗。业内人士说,进口奶粉成本低于国内,而在配方奶粉上价格又远高于国内品牌,这让国内品牌两头受压,国产奶粉库存不断增加。国产奶粉该如何跑赢这场信任战?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韩保江给出了答案。
韩保江:从生产环节来说,怎么保证相应的牛奶鲜奶企业的规模性;第二个环节要解决由奶到奶粉的生产环节中,如何提高生产企业质量标准,特别是在产品添加剂方面的严格要求,保证国产奶粉物美价廉,把失去的市场重新夺回来。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