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爱情药物”会如何改变未来人类的感情生活?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06 18:32:34
The Beginning

  据国外媒体报道,许多童话故事中都出现过“爱情魔药”,但这个概念并非完全是异想天开。《爱情药物:恋爱关系的化学未来》一书作者、牛津大学哲学家朱利安·萨乌雷斯库与耶鲁大学博士生布莱恩·厄普指出,大脑的爱情、欲望与迷恋系统都可以被现实生活中的神经技术所影响。通过颇具说服力的论证、生动的实验细节、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该书作者指出,随着科学家进一步弄清爱情的化学机制,各种培养、增强、或削弱爱情的化学干预手段会变得越来越先进和高级。

  如果你是阿道司·赫胥黎所着的《知觉之门》以及《美丽新世界》的狂热爱好者,你会觉得《爱情药物》这本书既充满乐趣、又发人深省。事实上,这本书的标题差点就被定为《美丽新爱情》了。“我至今仍然比较倾向于用《美丽新爱情》这个名字,”厄普指出,“我想有很多人会认为这是本推崇爱情药物的书。但我们想尽量避免这一点。不存在‘能够解决世间一切问题的科学’。如果用《美丽新爱情》作为书名,也许更能使人警醒。假如我有一根魔杖,我也许会让时间倒流,把书名改过来。不过现在木已成舟,也只能如此了。”

  厄普目前是牛津大学尤希罗实践伦理中心的一名研究员。外媒Nautilus近日针对他的新书,对他开展了一项专访。

“爱情药物”会如何改变未来人类的感情生活?

  布莱恩·厄普称,他对爱情药物的设想与“我们可以运用新技术进行生物学干预、从而帮助我们达成更高目标”的传统超人类主意观念是一致的。布莱恩·厄普称,他对爱情药物的设想与“我们可以运用新技术进行生物学干预、从而帮助我们达成更高目标”的传统超人类主意观念是一致的。

  这类药物会对爱情造成哪些正面影响?

  这也许能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爱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由自己掌控的。许多人持有相反的观念,认为爱情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只有遇上了对的人,才会产生爱情。你可能会坠入爱河、也可能会失恋,但你在很大程度上对此束手无策。这种观念有些不成熟之处,也许会导致我们不愿在爱情这件事上付诸努力。我们不可能发明出《仲夏夜之梦》中那样神奇的魔药,可以让你凭空产生对某人的爱意。但我们也许可以稍微扭转一下与某人相爱的概率,或者对恋爱关系中的特定方面进行强化。

  决定爱情的生物化学物质是什么?

  依恋系统是由催产素与抗利尿激素、以及其它一些神经化学物质决定的。其中许多物质都与性欲有关,例如睾酮,而睾酮水平是可以人为操控的。此外,血清素也与迷恋和喜爱有关。人们已经注意到,对他人产生迷恋感的早期阶段与强迫症在特定方面上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似乎都会提高体内的血清素水平。

  如何对这些生物系统进行调整?

  这些系统无法各自独立地进行调整。相反,多个系统之间会产生大规模的联动效应。例如,如果你利用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抑制性欲,你就可能对与伴侣的身体接触失去兴趣,这就意味着你无法以天然的方式分泌催产素。若长期如此,这就可能减少你对伴侣的依恋感,并进入恶性循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假如你患有抑郁症,并且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有效治疗你的抑郁症状,也许你的性欲就不会受到影响,反而对你的恋爱关系更有利。

  你在书中描写了精神药物可能带来的益处。这些药物会对爱情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迷幻药和兴奋剂都是作用范围比较广泛的药物,无法对某条神经化学通路进行精准干预。相反,它们会从整体上改变我们对伴侣的态度和情绪。兴奋剂可以使我们产生温暖和亲近的感觉,但也会促使我们对自己平时不敢谈论的情绪大谈特谈。近期试验中的受试者们表示,他们在服用药物后,对身边的人产生了更深的爱意,更愿意从他人的视角看待问题,也更不容易钻牛角尖,因此假如别人说了句伤人的话,他们也不会立刻抓住这句话不放。

  精神药物为何对我们的感情生活有帮助?大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认为,大脑相当于一套大规模贝叶斯预测机制。我们都想尽可能高效地预测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旦我们注意到某种规律,就会形成一种预期,然后不断按照之前相信的理论、对这个世界进行解读。但我们也可能就此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我和我的伴侣有过多次争论,而我总是按照自己之前得出的结论来解读眼下的情况,而不是换个新视角看待问题。而迷幻蘑菇似乎可以暂时性地洗去你脑海中的固有认知,让你能够从新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并且不带批判地接受新信息。因此对于那些深陷“思维怪圈”的人而言,这类药物能让他们以崭新的视角看待世界万物,对他们可能很有帮助。

  爱情药物有什么危险之处?

  爱情药物似乎很容易被人滥用。但它并不是什么万金油,也并非人人都应当尝试一番。相反,只有在特定情况下、经过正确筛选的人才可以使用它们。我们也必须不断寻找证据,确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这些药物才是真正有益的。有些药物属于精神药物,药效强劲,使用起来很容易失控。许多尝试服药的人都觉得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我们需要决定自己究竟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就连那些已经付诸使用的药物,我们也尚未对它们对人际关系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这个风险如今正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爱情药物对伦理学、以及社会常态造成的影响。

  有药物辅助的感情治疗课程会是什么形式?

  研究人员正在开展一项小型先导研究,受试者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患者及他们的伴侣,双方在研究中都接受了由赛洛西宾(一种迷幻剂,迷幻蘑菇的主要成分)作为辅助的心理疗法。伴侣双方首先要与一名治疗师进行几轮互动,谈谈自己对治疗结果的期许,并且了解这些药物可能产生的影响。接着,双方会分别被带到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可能还会蒙上眼罩、戴上耳塞,然后服用一定剂量的药物。药效结束后,双方会在治疗师面前回忆自己服药期间产生的情绪,治疗师则会针对他们的忧虑进行答疑解惑。等两人准备好之后,会先和治疗师讨论自己在药效开始消退时学到了哪些东西,再和自己的伴侣谈论。有些受试者报告称,在治疗结束后半年、甚至一年之后,他们依然能灵活地调节心态、更有效地解决冲突。

  如果有人说,有了爱情药物,就不用费那么大劲谈恋爱了。你对此作何反应?

  如果有人担心这一点,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如果某样东西能快速解决问题,就不可能长期有效,或者会掩盖某些更重要的深层次问题。我对此表示赞同。但如果有某种药物能够提高你对感情的参与度,你就可能会在有益于双方的基础上做出更加长久的改变。这样一来,这种批评的声音应该就会少一些了。

  你担心对爱情进行生物学干预可能会使人们的性取向变得单一,怎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例如,有些犹太教神学院的学生们正为了治疗抑郁症而服用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但他们之所以患上抑郁症,是因为他们喜欢同性、或是有手淫的欲望,而这在犹太群体中是遭到禁止的。他们无时无刻不为此感到耻辱。而在药物作用下,他们的性欲有可能会降低,从而减少他们手淫、或是与同性性交的欲望。在这个例子中,抗抑郁药物被用于降低宗教群体中性取向少数派的性欲,并且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清晰明确。精神学家和拉比(犹太教中担任重要宗教角色的人)们正在联起手来,想要借助药物降低人们的性欲。

  考虑到目前受利益驱动的制药业环境,你认为爱情药物能否以一种符合伦理的、负责任的方式被人们使用、研发和推广呢?

  当然了。在任何新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制药业的涉入方式几乎都存在问题。药企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会给我们的生活冠以各式各样疾病的名号。我们需要清醒过来、想好对策才行。

  制药业可以做出哪些调整、好为人们提供有益的爱情药物?

  要想解决药企为了卖药乱加解释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药物”与“治病”这两个概念解绑,仅仅将治疗疾病视作“利用技术改善生活”的一种方式。例如,假如我参加了婚姻咨询,并不意味着我的感情出现了问题。对于那些仅以强化为目的的药物,这一点也同样适用。假如未来有这么一种药物,某个人、或者某对伴侣在正确的治疗情境下使用这种药物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那我们就要好好设想一下,这种模式运用到社会中会是什么样子。在这种模式之下,我们并不是非得先“确诊”、才能开药。

  爱情药物的概念是否意味着、爱情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生物学现象呢?

  并不是。我很喜欢哲学家凯莉·詹金斯在她所着的《爱为何物,以及可能为何物》一书中对爱情的理解。她并不认为爱情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冲动。就像其它很多事物一样,爱情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学的现象。我们的文化中对爱情的描写大多以心理感受和主观体验为基础。一直到近几十年,我们才开始明白爱情在生物学和神经化学层面的意义。詹金斯指出,要想全面地了解爱情,我们需要从上述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我们对爱情的体验和表达都经历了文化因素的塑造,而这反过来又会对生物学层面的爱情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