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为什么会犯困 为什么那么容易犯困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3-25 00:04:19
The Beginning

连日的阴雨天,终于放晴,太阳一出来,春天的气息愈发明显,人也变得懒洋洋,很多人都逐渐变成起床困难、上班迟到、精神涣散、有气无力的“春困患者”!

明明春天的时候,天地自然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为何人总是昏昏欲睡呢?

为什么我们会「春困」?

从中医角度来讲,冬季是闭藏的季节,阳气深伏于体内,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温、神志内收、不要过度操劳,保护好阳气以提供春生的需要。

如果冬天储蓄不足,春天就没有足够的阳气来生发,特别是人体上部头面等处的阳气就不足,就会出现哈欠连天、昏昏沉沉的现象。

而人体阳气不足,就易受湿邪侵犯,加上春季气温渐升,外界环境水湿增加,湿邪过胜,脾胃容易被困住。造成脾胃运化失调,出现精神萎靡、疲倦乏力的症状。

什么人容易春困?

老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好像春困秋乏是正常现象,其实它们都是亚健康的信号。春困越明显,说明身体亚健康越严重。

春困和秋乏,原因不同,表现不同:

1. 乏是疲倦,而困是想睡觉;

2. 春困一般是在午后困,而秋乏一般是在早上。

有两类人由于气血不足,就比较容易出现春困的不适感,分别是——脾虚弱、肝火旺人群。

01

脾虚弱的人群

有没有发现,有一种人在吃完午饭后特别容易春困,这是为何?

春天脾胃本来就相对弱,因为肝木克脾土,再加之吃完饭我们的气血主要集中在脾胃消化食物,头脑的气血相对不足,脾胃越不好的人就越会争夺头脑的气血,自然就越容易困倦了。

就算不是春天,很多脾胃不好的人吃完饭也啥都不想干,只想在沙发上躺着,不是他很懒,而是他身体真的很困,本能地需要休息。

此外,脾虚生湿也会加重春困,湿气困住了脾胃,让脾胃的运化能力越来越弱。所以湿困脾胃,才是人们春天整天疲劳乏力、昏沉好眠的原因。

加之岭南春天多“回南天”,潮湿阴闷,可谓内湿、外湿夹攻,祛湿才是解除春困的根本之法所以我们在护肝的同时,可适当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祛湿。

脾虚弱人群的主要表现为:乏力、困倦、头重、头晕,有的甚至会恶心、食欲减退等。

应对方法:可用山药、瘦肉或猪骨,任选北芪、党参、白芍、茯苓等药材煲汤饮用,此食疗以健脾为主。

02

肝火旺的人群

我们都知道春季是肝脏所主,只有保持肝气的舒畅条达,才能使阳气自然升发,若肝郁不畅就会影响阳气的正常升发。

而如果平时肝火偏旺,比如易急躁、心慌、失眠、头晕、头痛等,在这个时候也容易出现因为体虚引起的困乏。

肝火多由外界因素刺激,往往因自身精神压力过大,内心长期处于焦虑、失衡状态而引起。所以,降肝火特别要重视生活起居的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养肝。

应对方法:可选用清肝泻火的食物,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芹菜、菠菜、荠菜、马兰头、荸荠、大白菜、白萝卜等。为了预防肝旺伤脾,还可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大枣。

除了以上这两类人,也建议大家在春天要顺应自然规律,找回精气神,做个有精神的人。

如何缓解春困?

一般来讲,成年人睡眠时间6-8小时为宜,中老年人不宜超过8小时。很多人都用睡更多的方式来解决春困,但久卧伤气,睡太多反而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舒的现象。

那我们该如何有效缓解春困呢?除了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多进行户外运动,增强机体代谢功能。我们还可以通过茶饮、按摩、艾灸等方式有效缓解春困。

01

按风池穴

位于枕骨下方两侧的凹陷处,在按摩的同时,大拇指上可以涂一些风油精,解困效果明显。

另外,平时可以多做梳头的动作,改善头皮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春困并改善睡眠。

02

艾灸

《扁鹊心书》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艾火的热量能够渗透肌肤,温煦脏腑,增强各脏腑机能。

【太冲穴】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是肝经重要的穴位之一,可将人体郁结之气排出,是人体的“出气筒”。

艾灸太冲穴,能够条达肝脏气机,疏导肝脏郁结,使肝脾调和。

【阴陵泉】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合,会合也,意为脾经经气会合之处,五行属水,是健脾除湿的重要穴位。

艾灸阴陵泉,能够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运化水湿。

03

敲打胆经

《黄帝内经》:“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胆主少阳春升之气,敲打胆经能带动各脏腑气机升发,清阳得升,脑窍自然清明。

俗话说"肝胆相照",肝与胆的关系密切,敲打胆经能够条畅肝脏气机而不克犯脾土,使脾胃能够有序地升清降浊,有效避免春困。

为什么打哈欠伸懒腰能够缓解春困?打哈欠,嘴张大,清气大口地呼进去,伸懒腰,舒展的是我们的胆经,胆经就是生发阳气的,通过舒展胆经让我们的阳气生发起来,这样才不会困。

04

代茶饮

★玫瑰薄荷茶

玫瑰花4-5枚,薄荷叶5片,加沸水冲泡。玫瑰花有活血散瘀、疏肝解郁作用,薄荷清凉除热、醒脑提神,合用可提神散热,使人精神振奋,烦热顿消。

★薰衣草柠檬茶

薰衣草5-6颗,柠檬片1片,加沸水冲泡。薰衣草含有的挥发油有舒缓、催眠的作用;而柠檬有促消化、缓解头痛的作用,合用能舒缓压力,缓解疲劳。

05

饮食调整

春季应遵循“春夏养阳”“养肝为先”“助阳御风”的食疗调养原则。

饮食上宜少酸增甘,养肝柔肝、健脾养胃之余,也要“照顾”好肺,预防流感。不过,在饮食的调养上也要记住:早春慎寒凉,晚春慎燥热。

每个人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适当多吃些疏肝升阳、健脾袪湿、清热宣肺的食材。

食疗方推荐:

01

山药芡实扁豆排骨汤

食材:干山药15克,芡实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做法:先用水浸泡干山药,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块,芡实、北芪、白术用清水洗净,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5小时,调味即可。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02

党参黄芪薏米粥

食材: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100克。做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煎汁;药汁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祛湿。对于春湿天气出现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者尤为适宜。

03

薏莲猪脚汤

食材:薏苡仁30克、莲子30克,猪脚1只,红枣3枚,生姜3片。做法:先将猪蹄洗净斩块用沸水稍焯,捞出洗净;红枣去核,连同洗净的其他食材一起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和白酒少许,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熬1.5小时后调味即可。功效:健脾益胃、利湿、壮腰膝,适于解春困乏力。

此外,春季还要注意保持情绪舒畅,因肝主情志,情志不畅最易导致肝郁气滞,还会影响脾胃运化,从而加重春困。

“假春困”可能预示疾病信号

春困虽是正常现象,但要注意,有的“春困”是由器质性病变造成的,是“假春困”,要学会辨别:

01

困 鼾声如雷:睡眠性呼吸障碍

这部分人往往睡觉时打鼾很严重,并且在睡眠过程中易出现血氧不足,反复觉醒、睡眠片段化,以致于深度睡眠不够,睡眠质量不好,白天自然就会昏昏欲睡了。

这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慢性病,需引起高度重视。它会危害全身器官,并增加心律失常、脑缺血、脑梗等的发生率,因而若调整生活方式后还未缓解打鼾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02

困 两眼发呆:甲状腺功能障碍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人体新陈代谢变慢,再加上食欲减退,常常会出现犯困、嗜睡、无精打采、迟钝等现象。

但如果甲状腺机能过于亢奋时,前期会促使身体消耗能量过多,吃得多却瘦,并且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系统“亢奋”,让人难以放松。

而发展到中期,则可能会出现两眼发呆、表情淡漠、嗜睡等情况。

03

困 行为异常:脑卒中(又称中风)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会逐渐硬化,管腔变窄,血流量减少,大脑容易缺血缺氧,出现困倦。

据临床资料统计,70%以上中风者在发病前5--10天,大脑因为缺血和缺氧而出现困乏和频繁打呵欠,尤其是老人。此症状和春困差不多。

因此,若此前曾出现过:看东西模糊;恶心呕吐以及心慌出汗;不受控制地流口水;一侧身体突然发麻且伴有肢体无力症状需引起重视。

另外,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可能会因春天气候变化多端且气压较低,从而出现头晕、疲困的现象。因而此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血压、血脂、血糖的监测,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最后特别提醒,

春天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

有助出汗排湿,

也是解困提神的好方法。

每天固定有个10~15分钟的运动时间,

出汗即可,不宜过于剧烈。

记得及时擦汗,以免感冒哦~

THE END

TAG:[db:关键词]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