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社评:菲方抗议中国休渔期,不是对渔民负责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5-29 10:11:04
The Beginning

来源:环球时报

菲律宾外交部5月27日抗议中国“单方面”在南海实施为期4个月的休渔期,称此举令南海局势“紧张升级”,要求中方“停止”侵犯菲律宾主权和权利的“非法行动”。这纯粹是一种无理指责,中国的休渔措施为南海渔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惠及南海沿岸各国人民,而马尼拉的做法才是对本国渔民的极端不负责任。


中国在南海实施为期4个月的休渔期,图为渔船 资料图

中方在南海实施伏季休渔制度,是在中方管辖海域,菲方称休渔海域“覆盖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属于单方面认定,并未得到中方承认。菲方对中方管辖海域指手画脚,无异于干涉中国领土主权和权利。同时,休渔制度是对海洋生物资源进行可持续保护的正常措施,也是履行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义务的具体体现,菲方的主张违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和国际法公约,在科学和国际法层面也均得不到支持。

菲方此举的恶劣之处在于,它将中国的休渔制度与菲律宾渔民的利益联系起来,混淆视听,马尼拉的要求不仅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也损害本国渔民的长远利益,不顾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这哪里是卖惨,分明是无理取闹。菲律宾政府打着为渔民争取权益的幌子,实际在推卸对渔民的责任。无节制捕捞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鼓励这种行为无异于鼓励渔民饮鸩止渴。

需要指出的是,近期马尼拉挑衅中国增加了一出戏码,即用“中国破坏南海环境”的谣言来掩盖菲方对南海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今年2月,菲方声称中国渔民在黄岩岛“使用氰化物”,遭到中方驳斥,实际上菲律宾从1962年起就开始使用氰化物捕鱼,至今每年约有65吨氰化物被喷射到珊瑚礁中,严重危害南海海洋生态。又如本月20日,菲方以环保为由要求中国开放黄岩岛“接受国际监督”,而《环球时报》记者近日从中国海警有关部门获影像显示,菲非法“坐滩”军舰锈蚀严重,许多污染物直接流入大海,对仁爱礁附近的海洋生态造成持续破坏。


菲律宾在仁爱礁上的非法“坐滩”船只锈蚀严重

菲律宾至今未能建立起类似休渔期的机制化海洋保护措施,南海渔业资源因为不合理养护和管理的缺位已呈现出不断衰竭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南海生态环境的失衡。对此,菲律宾政府难辞其咎。反观中国,自1999年正式实施的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已经走过25个年头,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在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方面的态度和决心,也在国际社会树立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目前,东盟国家30%的GDP来自海洋,约6.25亿人依赖海洋维持生计。本月18日,“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论坛”在海南举行,显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加强海洋经济合作、推进蓝色经济一体化上的共识,这也是打造地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之一。中菲完全可以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的愿景”的框架下就渔业进行合法、科学、共赢的合作,这才是真正为菲律宾渔民着想的政策选项。

当然,类似合作的开展,依赖于国家间良好政治氛围的形成。比如在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中菲两国搁置争议,在多领域展开合作,其中也包括渔业领域。从2017年到2019年,为回应菲律宾渔民的培训及养殖需求,中国连续三年每年向菲律宾无偿捐赠10万尾优质东星斑鱼苗。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方为菲方渔业技术人才开展了培训,组织渔业企业到菲投资等。它们给菲律宾渔民带来的获益,是“硬闯黄岩岛”等闹剧根本难以比拟的。



图为马辛洛克镇上的鱼贩

眼下,菲律宾渔民经常被政府推到在南海寻衅挑事的第一线,甚至承担袭击中方海警船的“政治任务”,这既是对本国渔民的无耻绑架,也是对中方耐心和善意的非理性消耗。在善待渔民问题上,马尼拉没有任何理由指责中方,需要调整的不仅是他们的渔业政策,还有严重偏航的对华政策。

南海渔业资源的保护是沿岸国家的共同责任,也需要这些国家构建起区域性合作机制来共同完成。因此,南海上的政治气氛不仅直接影响南海生态保护的效果,也直接影响沿岸渔民的生计。希望菲方能够作出符合本国渔民长远利益的明智决定,而不是把“抗议中国休渔期”的闹剧演下去。

THE END

TAG:渔民  菲方  黄岩岛  中国休渔期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