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坤(马元坤 百度百科)
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富宁,背靠云南,面朝广西,接壤越南,是云南既沿边又“临海”的交通要塞,守护着云南的“东大门”。大革命时期,红旗漫卷左右江,红色火种在这里播下,随后以燎原之势燃遍西南边区,铸就了富宁人民果毅向前的精神和胼手胝足的性格。在这块被誉为“云南红都”的土地上,红色历史和开放前沿彼此交融,谱写出一曲富宁高质量发展的变奏曲。
甘屯红军洞 记者 刘畅 摄
点亮革命火种 传扬红色精神
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唤醒了富宁各族群众。“七村九弄”、层峦叠嶂、地势险要的富宁,是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理想之地。1934年11月初,红军在谷拉乡多立寨召开滇黔桂边区第一次党代会,随着滇黔桂边区党政军组织的建立,富宁成为云南省创立时间最早、斗争范围最广、坚守时间最长、少数民族参与最多、牺牲最大、政权最完善的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从此,革命之火燃遍壮乡苗岭、彝山瑶寨,各族群众纷纷响应红军的主张,劳农会、赤卫队迅速成立。
富宁革命纪念馆 殷洁 摄
1987年1月12日,展现这段历史的富宁革命纪念馆开馆。34年来,富宁革命纪念馆向世人讲述着一个个富宁县军民投身革命的感人故事。这里记录下了富宁县第一位共产党员,也是第一位女红军战士李杏锦的身影,这里留下了红军进入富宁的带路人刘家华的脚印,这里收藏着红军战士用过的米袋,还原了战争年代的艰辛不易……
“这里是富宁县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材,也是呈现革命精神最好的载体。”富宁县史志办主任马正坤面对纪念馆里的每一件物品,展板上的每一个故事都如数家珍,“了解富宁在革命历史中浓墨百思特网重彩的一笔,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激活红色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富宁县作为云南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留下了许多血染山河的革命遗址和震撼心弦的感人故事,身处革命老区的一座座红色乡村,正通过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
沿着谷留山新修的石阶而上,谷留哨所屹立于山顶,从哨所向外眺望,谷拉乡谷留村四周的环境一览无余。1934年领导滇黔桂根据地的党政军组织机构在谷留宣布成立后,革命活动的中心也在“七村九弄”一带,为了保护领导机关和抵御滇桂军阀的围剿,红军在谷留山顶修筑了这个哨所。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会有大批游客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
谷留村
虽然过去的谷拉乡是深藏在大山深处、历史皱褶里的“发展死角”,但是,只要找准路子,就能变劣势为优势。“谷拉众多较为完整的革命遗址遗迹为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谷拉乡境内还留存着多立会址、弄所红军洞等较为完整的革命遗址,经过后期修复建设,这些革命遗址设施完备,已经具备对外开放、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富宁县谷拉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晓丽介绍,目前,谷拉“红色文化+”精品旅游已具备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游客认可度。
充分挖掘红色旅游文化资源,擦亮“云南红都”品牌,富宁正在奋力打造以红色文化为主的研学康养圣地,推动“红村”加速振兴。可以预见,伴随着创新变革走深走实,一个红韵积淀、乡愁浓郁、风貌宜人、业态丰富的“红都”将成为革百思特网命老区的明日印象。
创造“神火速度” 加快产业升级
在富宁县绿色铝材一体化产业示范园区内,云南神火铝业有限公司的数字孪生中台上,各项生产数据指标实时变化,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工业生产全流程可视化、模拟化,同时可以保证产品的高质量产出和生产工人的安全。
云南神火90万吨绿色铝材一体化项目落户富宁,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实现了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快速建成投产,创造了云南工业项目建设的“神火速度”。同时,该公司通过创建有色行业及云南首个5G+MEC智能工厂,促进了5G技术在绿色铝产业的广泛应用,构建了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绿色铝产业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绿色铝产业集群化发展。
富宁县委书记陈家兴介绍,围绕打造“中国铝谷”核心区的发展定位,富宁在建成云南神火90万吨绿色铝材一体化项目和新引进60万吨再生铝的基础上,力争到2025年达到200万吨铝产能以上。同时,以上下游配套产业为主攻方向,完善产业布局,逐渐形成一条“价值链趋向高端、产品链趋向终端、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高端铝产业体系,把富宁打造成为千亿级绿色铝材一体化加工示范基地。
同时,为产业发展扬帆起航,富宁县百思特网用心书写转身向海和沿边开放“两篇文章”。目前,与越南河江省苗旺县上蓬口岸对望的田蓬口岸和正在建设中的珠江第一港——富宁港资源整合初见成效,铁海联运和多式联运的“最后一公里”基本打通。未来,田蓬口岸物流枢纽将全面建成,通道运输能力更强、枢纽布局更合理、多式联运更便捷,物流服务和通关效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连接两广,直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富宁港将能满足远期年货运吞吐量1410万吨、客运流量160万人次的需要,成为“云南红都”通达世界的便捷水路,为富宁产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力量。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回顾峥嵘岁月,富宁各族儿女成为了同仇敌忾的英雄儿女,挥戈于崇山峻岭之中,出没于乡间田野之上,一座座历经沧桑巨变的红色遗址生生不息,鸣奏着时代重音。不远处,富宁高铁站的列车正要出站,载着革命老区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全速前进。
李杏锦:文山州第一位女红军战士
富宁县剥隘镇地处云南东大门,历史上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商贸活跃、工业兴旺,新鲜资讯不断涌入,同时也激发当地人们的思想不断革新,因此富宁县也成为云南省最先接受新思想、新思潮的地方之一。20世纪20年代,以李杏锦为代表的一大批剥隘壮族青年奔赴南宁、广州等中国革命大本营,踊跃投身到如火如荼的大革命中。
李杏锦是富宁县率先参加红军的革命先驱,也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位女红军战士、第一位女共产党员。“早期她在剥隘读完私塾后进入了百色孔圣庙小学读书,因父母想将她嫁给邻居,不满包办婚姻的李杏锦离家到南宁女子师范班继续就读。”富宁县委史志办主任马正坤说,在此期间,她逐步接受了革命思想,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并在毕业后到百色任小学教员。
1929年10月,邓小平、张云逸率领广西百色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队开赴百色准备起义。李杏锦得知消息后,毅然辞去教师职务,与20多名妇女一道参加革命。1930年1月,李杏锦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红军撤离百色县城后,上级决定将李杏锦等3人转移到万承县农军司令何焜住处,再由何焜伺机护送到香港。同年,何焜、李杏锦和农协委员长何以奎成功组建了万承县人民政府并取得政权,李杏锦以极大的热情深入群众,宣传红军的革命主张,受到群众的爱戴,群众都亲切地称她“阿李”或者“李姐”。
次年春节,敌人利用县政府守卫人员不足的空当,杀害何焜之后,随即围攻县政府,激战中,何以奎被当场击中牺牲,李杏锦被子弹击中,最终因流血过多牺牲,年仅23岁。
“在如花似锦的岁月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故事在富宁乃至广西、贵州广为流传。”马正坤表示,李杏锦牺牲后,当地壮族妇女开始反对封建包办婚姻,走进学校学习新思想、新文化。
壮语《国际歌》从革命年代传唱至今
“这首歌我们都会唱,从小就在学。”富宁县花甲乡那耶村的周东颖今年上五年级,她从小听着壮语《国际歌》长大。在当地,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两三岁的稚子,《国际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首歌承载着那耶的红色记忆,也见证了那耶人民不屈的革命斗争。
1935年,为扩大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党员干部覃永盖等来到花甲、阿用一带开展宣传动员,为了激励当地群众投身革命,覃永盖通过逐字逐句推敲、反反复复修改、一遍一遍试唱,终于完成了《国际歌》的壮语翻译,并教授当地民众传唱。壮语《国际歌》种下的革命火种,激励着众多边疆各族儿女投身革命、不怕流血牺牲、不惧艰难困苦。
这首壮语《国际歌》见证了我们今天的新生活,我们一直传唱,就是希望村里的孩子们牢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珍惜生活,努力奋斗。”村民沈廷芬今年78岁,《国际歌》已经陪伴了她半个多世纪。
“我小时候就听家里人唱,在学校里老师也会教我们唱。”周东颖和她的小伙伴成为了壮语《国际歌》的新一代推广者,让壮语《国际歌》的歌声一直传唱下去。“从小学二三年级起,学校就开始教孩子们唱壮语《国际歌》,并且告诉他们这首歌背后的故事。”花甲乡政府党政办秘书汪凤军介绍,如今,那耶村的孩子们不仅可以从家中的爷爷奶奶那里听到壮语《国际歌》,也能从学校了解这首歌的来由。
每当重要的日子,少年们的歌声总会响彻村前的红色文化广场,他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歌词的意思,但歌曲里不屈的精神已经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里。
山瑶不再山高路遥
“九分石头一分土”,羊肠小道缠绕在群山中,将贫瘠的土地撕开一道裂缝。在富宁县归朝镇龙门村委会石山环绕的坝子中,居住着瑶族的一个支系——山瑶。300多年前,山瑶支系从广西平果、德保、田东等地迁入富宁,聚居在归朝镇附近的村寨中。
俯瞰龙秋村及进村道路 张文峰 摄
39岁的兰忠成从小就生活在龙门村委会龙秋村,他骑着摩托载着小儿子从镇上的集市回来,车上挂着小儿子喜欢的玩具和衣服,还有蔬菜和鸡蛋。“以前要走四五个小时才能到镇上,一个月也去不了一次。现在40分钟就到了,娃娃想要什么都能买给他。”这个山瑶汉子和他深爱的土地一起从山高路遥跨越到幸福坦途。
“以前走路都嫌窄的一条路,雨天滑、晴天灰,现在开汽车都没问题了。”2004年,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龙秋村全体村民扛上锄头、挎上篮子修起“致富路”。由于石漠化严重,修路时很多地方都不能使用炸药,就得靠村民们一锄头一铁锹挖凿出来,打炮眼、劈石山、开村路。村民们用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与汗水,将只能一人过,不足800米长的小路开辟成了2米宽的毛路,并于2009年进行了道路硬化,两侧还种上了鲜花装点,一条崭新的进村路让村民奔向幸福生活的速度更快了。
站在村口,遮天绿阴下,一侧是山瑶人不忘苦日子、珍惜甜日子的“思源泉”;另一侧的石墙上记述着龙秋村的简介,中间一条平坦道路连接起外面的世界和曾经封闭的山瑶村寨。近年来,凡是家里有富余劳动力的农户,都纷纷养起了山羊,这条进村路也成为了羊群们进山吃草的必经路,被村民们称作“羊蹄路”。
龙秋村村口 殷洁 摄
经由“羊蹄路”,兰忠成家的甘蔗卖到了糖厂,赚来了女儿的学费,他自己也走出大山,用汗水加盖了楼房。“只要肯吃苦,日子一定会更好。”兰忠成计划着过段时间找个技术性强的工作,边学边干,“本事长在自己身上才有底气。”他说。
山瑶支系的发展历程与“直过民族”相似,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少数民族。从前,家家户户都居住在歪歪斜斜、四面漏风的杈杈房。“小时候,村民们都分散住在山间,平日里用水困难,我们到村小学上学,回家时还得用土坛背水。”回忆起儿时的村寨,龙门村村务监督主任潘秋吉感慨良多,龙秋村四面环山、地势险峻、交通闭塞,当地村民散居山间,收入微薄,“翻山上学,下学背水”曾是潘秋吉的童年。
龙秋村一角 张文峰 摄
如今,村民们住进了砖房,打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的自来水,村里有了活动室、广场和公共厕所,居住条件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尽管村里设置了环境卫生公益性岗位,但村民们每星期依然自发对村内进行大扫除,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在潘秋吉看来,龙秋村变化最大的是村民们的心态。过去,村民们对村内事务不参与、不了解、不关心,如今都主动参与村内建设,有了主人翁意识。
美丽村庄逐步成形,幸福生活也正在实现。近年来,龙秋村以甘蔗种植、生猪养殖、苦参种植为主要产业,一改昔日只能种植玉米的困境。目前,龙秋村结合制糖企业入驻归朝镇的契机,大力发展甘蔗产业,全村种植甘蔗216亩,年产量500多吨,可为村民增收25万余元。“我们还引入了中药材山豆根种植,规划种植1000多亩,目前正在平整土地,村民们以土地入股,未来分红又能增加一笔收入。”潘秋吉谈起规划的种植项目充满干劲。
“坡芽歌书”唱响幸福日子
“命好才想回,相会心欢喜,欢喜过一生。”流传在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壮族地区的古老民歌“坡芽歌书”是一曲悠远动人的情歌,土布上画着的81个图画文字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相恋的故事。
“坡芽歌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丽英介绍,每天劳作结束,村民们便聚到一起对歌,歌声悠远、曲调婉转。2012年,富宁县在“坡芽歌书山歌队”的基础上,从全县抽调优秀青年组建了“坡芽歌书合唱团”,此后,这支合唱团将坡芽山歌悠远的曲调带到了世界各地,并获得了多个国际、国内合唱比赛冠军。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壮族人,合唱团团长黄祥对“坡芽歌书”有着深厚的感情:“‘坡芽歌书’不仅仅是一部动人的情诗集,更是一部壮族风俗文化画卷,你可以在里面看到壮族百姓日常的劳作生息,也能感受壮族人民对生命与万物的思考。”
近年来,地处大山深处的坡芽村因坡芽山歌享誉世界而被世人知晓,成为了乡村游的网红打卡地。谈及村里的变化,农丽英有着深切体会,原来村里信息闭塞,进村道路是泥巴路,房屋低矮破旧,随着坡芽山歌唱出大山,走向世界,坡芽村迎来了“巨变”:新建了民居、文化广场、停车场和文化墙,进村道路变得平坦开阔,公厕、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一应俱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今的坡芽村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继续传承好坡芽山歌,乘着乡村振兴春风,做强产业,做好乡村旅游,把坡芽村建设得更加美好。”坡芽村村长农建斌信心满满。
云南网记者 殷洁 张登海 张文峰 王丹 马喆 黄鹏 黄翘楚
TAG:[db: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