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因为孩子的大闹而引发家长间的互殴事件的发生。家长应该如何把握好护犊子的“分寸”,让孩子在打闹中成长?
案例:女儿被“打”妈妈怒斥对方“没教养”
某天傍晚,玩到兴起,一个幼儿园学龄的小男孩拿着手中的玩具枪,对着扮演“敌人”的同龄小女孩身上敲打了几下,于是女孩哇哇大哭。
接下来,如果按照“大人不要介入”原则,等双方孩子情绪冷静并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后,再让并无恶意的小男孩道个歉,孩子就可以继续玩角色游戏。
然而,女孩的妈妈认为孩子“被欺负”了,于是大声骂小男孩“没教养”,把男孩吓得哇哇大哭,再怒斥男孩的奶奶教出的孩子“没家教”。
见状,小女孩也被妈妈的情绪同化伸出小手指着男孩,时不时附和一句“你不对”、“没教养”。显然,小女孩已经将对方挑逗式的打闹行为,认定为对方在“欺负”自己,并模仿妈妈以愤怒和对立的情绪,来对待打闹或者行为挑逗引起的冲突。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不过度介入不偏袒
西尔斯亲密育儿一书中提到的“丛林法则”曾让小测印象深刻:
把孩子扔在一堆孩子当中,让他自己学会抗争。抢得最起劲的孩子就能拿到玩具,性格比较温和的宝宝可能会从这场弱肉强食的游戏中退出,也可能会应付自如予以回击。换句话说,是有攻击性的孩子意识到了进攻就要付出代价,而性格温和的孩子则学到了太温和怯懦就会吃亏。
所以说,孩子是在每一次“尝试错误”中学习和成长,争吵打闹也是一门功课。比如在几次打闹的过程中,孩子发现这种行为不被接受与认可后,会逐渐学会用其他方式表达和交流。
尤其是3岁前的孩子,大多数玩笑性质的“打人”,虽然看起来不正确,却是孩子正常的交流方式,少有真正的攻击性质。
家长要做的,是评估事情的性质后,帮助孩子调整情绪,从不愉快的心情中解脱出来,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引并且不偏袒。
既不要主动跳出来为孩子“讨公道”,甚至当着孩子面指责别人;不要怂恿孩子对其他人拳脚相向,坚决制止攻击性行为,否则会引导孩子误入歧途;更不要仅仅为了面子,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让孩子感到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