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在小编家小区门口的空地上,上演了一出幼儿偶像剧:
15个月大的可乐追着三岁多的奇奇姐姐跑,每次追上了,他都要从背后抱一下奇奇。
两个娃娃正笑得花枝乱颤,这时,奇奇的好朋友聪聪走了过来,想要跟奇奇一起玩。
奇奇傲娇地说,“我有新朋友了,我要跟他玩”,然后用手指指可乐。
突然,聪聪上前扇了可乐一巴掌,还试图把他推倒。
小编吓了一跳,赶快冲上去扶住可乐。可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聪聪妈妈见状,立马大声训斥聪聪,“你怎么可以打小弟弟呢?快跟弟弟道歉!”
聪聪一声不吭,就是不道歉。气氛有些尴尬。
小编蹲下身来,把可乐安抚好后,又扭头对聪聪说,“你是不是想跟弟弟妹妹一起玩呀?过来,你可以抱一下小弟弟。”
聪聪一愣,但没有伸手。
为了给聪聪一个台阶下,小编又对可乐说,“可乐,你去抱一下哥哥吧,大家都是好朋友。”
可乐破涕为笑,上前抱住了聪聪。
虽然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聪聪有点不习惯,但是他很快也笑了起来,带着可乐一起在空地上跑。
- 02 -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和聪聪一样,由于表达能力欠缺,社交经验匮乏,往往选择用打人的方式,来表现某种想法,或者宣泄某种情绪。
经常有人问小编,要怎样才能改掉孩子打人的习惯?
更有一位朋友无奈地表示: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却一不高兴就打人。我们和他好好说没用,用“以牙还牙”的方式把他打一顿,也没用。更糟糕的是,幼儿园里老有孩子家长来告他的状,我们每个星期都要跟人家家长道歉。
孩子喜欢打人,这实在是一个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可是,有没有人思考过,孩子到底为什么要打人?
经过小编的总结,孩子打人主要有以下4点原因:
1、初期打人时,没有被良好制止
很多孩子,在1岁左右就会出现打人的行为。有些家长觉得好玩,不及时制止孩子的打人行为,还笑着说,“哎呀,你怎么这么小就会打人了呀!”家长的这种反应,在某种程度上给了孩子错觉,认为打人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甚至,家长的有些行为,还鼓励了孩子打人。如果孩子通过打人,达到了某种目的,例如得到了想要的玩具,那么他就可能把攻击别人和取得玩具联系起来,也就越来越喜欢用攻击的方式达成目的。
还有的家长,把小婴儿打人看得特别严重,觉得这是一种暴力行为,是孩子脾气坏的表现。于是,为了把这种行为扼杀在摇篮里,家长特别大声地训斥孩子,结果不但把孩子吓哭了,而且还不懂“惩罚”是什么意思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其实,2岁前的宝宝还处于探索期,他们往往会使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就是身体,来尝试与人沟通。
当出现了所谓的“暴力行为”--打人时,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坚定地抓住他的手,严肃认真地告诉他“不可以打人,打人是不对的”!
孩子能从家长的表情和语气中,明白家长不喜欢他打人。渐渐的,他会选择用其他的方式与家长互动,而不是用手来打。
2、语言能力有限,表达方式错误
即便孩子长到了四五岁,他的语言沟通能力仍然有限,很多时候不知道要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他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想法不被人理解或者别人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来做时,他会着急不知道怎么和别人沟通,于是本能地挥出了小拳头。
这时候,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斥责他,甚至采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打他一顿,只会让孩子觉得委屈,加重他的负面情绪,甚至固化了他的打人行为。
3岁以上的孩子,出手打人必然有他的原因。家长要做的,不是训斥,而是好好和孩子沟通,了解、观察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引导他应该如何正确地与别人沟通。
很多家长都反映,男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通常要弱于女孩子。所以,对于男孩,家长们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表达自我。
就像开文提到的聪聪,其实他只是想有人陪他玩而已,并不是真的对可乐有什么恶意。如果他能早点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不会出现打人、推人的那一幕了。
3、缺乏安全感,渴望被关注
其实,孩子是很敏感的。父母关系的不稳定,或者是照顾者的更换,都会让孩子焦虑、烦躁、缺乏安全感。
孩子在缺乏安全感以后,通常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变得胆怯、内向;另一种则是变得富有攻击性,他们通过打人、欺负别人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这一点在一些留守儿童或单亲孩子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父母没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保护,他们就自己寻找保护自己的方式。
这类孩子,其实很可怜!他们缺乏爱和关怀,内心敏感而脆弱。打人是他们获得安全感的方式,也是他们获取别人关注的途径。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希望他们的照顾者能够深入他们的内心,用爱和温暖去打动他们。当他们获得了足够的爱和关注后,自然而然就会卸下盔甲,变得不再富有攻击性了。
4、家长或影视作品错误的示范
有些家长,自己脾气暴躁,生气时喜欢打骂孩子,凭什么来要求孩子不打人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平时,父母自己要学会控制好情绪,才能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有些父亲存在家暴行为,不仅对家庭的和睦造成破坏,而且对孩子的影响非常不好,应该坚决杜绝!
此外,现在的一些动画片或电影电视中,会有一些打打杀杀的情节,导致孩子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家长平时要注意筛选孩子看的电视节目,避免孩子接触到这些暴力场面。
孩子打人的种种原因,让人不禁感叹:我们眼中的“熊孩子”,其实很有多难言之隐!
那么,在明白了孩子打人的真相后,我们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改正这个坏习惯呢?
1、告诉他手的正确用途
孩子在外面打了别的小朋友之后,除了制止他继续打人外,我们还要教会他正确的与人相处之道:我们可以让孩子伸出手来,握握别的小朋友的手,或者抱抱别的小朋友,告诉他“这才是正确的用手方式”。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会打人,就孤立他,不带他去人群中玩!只有通过多次与他人打交道,他才会渐渐明白,什么是可以对别人做的,什么是不可以的。
2、允许别的小朋友还击他
一般会打人的孩子,出去有时也会被别人打回去。
面对别的小朋友的还击,我们不要轻易出手去保护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去承担他打人带来的后果。
等到他被打疼了向你哭诉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他说,“别人打你疼,那你打别人疼不疼啊?”想要不被别人打,首先自己要不打别人。
很快,你会发现,多少次的苦口婆心,都不如孩子的一次“自然挨打”来得效果好。
3、帮助孩子合理发泄力量和情绪
有些男孩子,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力气。一旦出现了一些小情绪,就想把身上的力量发泄出去。甚至有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兴奋,或者想表达对你的欢迎,都会不小心使出了小拳头。
如果想避免他把力气用在打人上,除了告诉他这种宣泄情绪的方式不对外,我们要多带孩子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或者体力劳动,把多余的力气发泄出去。
此外,我们可以适当地带孩子进行一些安静、平和的学习,如下棋、学毛笔字等等。我们要多鼓励和赞扬孩子,培养他的兴趣,从而磨炼他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