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我刷了10遍,对一个情节印象深刻。
曾经的富二代“瑞秋”教好友“乔伊”操纵海上帆船,“乔伊”还是一贯的三心二意与插科打诨,平常“瑞秋”最喜欢与这样放松的“乔伊”相处,然而当“乔伊”再一次耍贫嘴时,瑞秋突然由平时的温顺耐心转变成暴怒训斥模式,对“乔伊”进行了一系列的人身攻击:
“你个笨蛋!你怎么还学不会?你太给我丢脸了!”
“乔伊”只好在手忙脚乱中结束了期待已久的帆船之旅,更是对好友的突发性暴怒毫无头绪。
当二人躺在船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瑞秋举着啤酒突然一跃而起:
“我一直在防范千万不要成为我妈那样的人,但是,我现在却成为我爸的样子——严苛,吝啬夸奖,暴躁!天啊,这简直太令人无法接受了!”。
每当重放这段情节,我笑过后总是如鲠在喉。
编剧真的是捕捉到了很多成人与原生家庭的微妙关系:
曾经无法忍受原生家庭的种种桎梏,少年时代的唯一梦想便是为了逃离原生家庭而奋斗。
然而,结婚生子后,却在不自觉的复制粘贴原生家庭的模式,把你的伤痕毫不自知的转接给你的下一代。
正如“瑞秋”,讨厌父亲在教育她的过程中采取的专横与暴躁,然而,当她成为教育者,没想到却变成了父亲的样子。
很讽刺吗?
但是不得不承认,事实总是令人措手不及。
一个在父母棍棒下成长的女儿,在结婚生子后,面对调皮捣蛋的孩子,她第一个反应可能是拿起手边能拿到的物件疯狂的挥向孩子,事后她很后悔,深深的自责,然而下一次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手;
一个在父母强压下成长的儿子,可能是个妈宝男,可能是个妻管严,但是,你会发现,他对他的儿子却异常强势,不得有半点忤逆之举,或许,午夜梦回的时候,他会发现,我怎么变成了我讨厌的那个人。
然而,这一切都不意外。
因为孩子会在父母的婚姻模式中学习表达爱的方式,无论这种表达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深深的烙印到孩子的心里。
在父母棍棒下成长的女儿,根本不知道,教育孩子还有其他方式,比如耐心、宽容和好好说话;
在父母强压下成长的儿子,也根本不知道,家庭关系里还有民主这个词的存在,父与子的关系除了命令也会有商量。
《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说:
“我们全家聚在一起就只会吵架,原来我以为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的,后来我才知道,别人家都是和和睦睦坐在一起吃饭的。”
他们在成长经历中,都没有被好好的爱过,怎么能掌握表达爱的方式呢?
在心理学课堂上听到老师分享的案例:
一个女孩儿总是在热恋期甩掉男友,然而,她的心理困惑并不是失恋带来的痛苦,却是,她觉得她每次失恋后“不够痛苦”,也就是说,她每次分手后,竟然有点如释重负。
她出于单亲家庭,父母离婚,虽然她妈妈并不咒骂她爸爸,但是,几十年如一日挂在嘴边的话是:
“你看妈妈这一辈子,长的不丑,性格温和,工作稳定,公婆对我也满意,结果,还是落下个离婚的下场。”
于是,这个女孩儿对于爱情与婚姻得到的讯息便是:
我再怎么优秀,也终将会孤苦终老;
我是不可能得到真爱的;
与其被别人抛弃,还不如化被动为主动。
于是,她需要爱,便主动与男孩儿结缘,但深陷其中后,安全感的匮乏又让她一遍一遍的重复分手带来的如释重负。
那些原生家庭赋予你的爱与包容,很容易滋生融洽的爱情与亲情;
而原生家庭给你的负面精神烙印,同样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与爱人甚至下一代爱的流动。
然而,这并不是不可改变的。
原生家庭的烙印影响悠远,从童年、少年持续到青年,但是,并不是无药可医、无路可走,当你成年时,还一味的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原生家庭,那便是枉走了成长之路。
原生家庭的烙印,如刀割,但伤口会随着成长并与原生家庭的距离而愈合,但前提是,你自知且有意愿自救。
当我怀孕后,我用8个月的时间,在脑海中反复回忆成长中的幸福与甜蜜,但同时也将无法忍受的或是对我造成伤害的某些父母的教养方式列于纸上。
最后追根溯源:
我的认真严谨来自母亲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我的幽默善良来自于父亲的豪迈与大度。
但是我的安全感缺失来源于小时候被寄放到奶奶家,缺乏陪伴;
敏感自卑源自于父母对于挫折教育的认识——尽量不夸奖,甚至要贬低,所以我从来都是低估自己的能力,并且自卑到尘埃。
我希望继承父母的认真严谨、幽默善良,但是,我不想让我的孩子继续自卑和缺乏安全感。
于是,我与老公定下目标,无论多难,也不会将孩子寄养;无论多焦虑,也要耐心相待。
在亲子关系中,选择沉沦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便将梦魇带给下一代;选择治愈、疗养,便将爱流动于家庭和睦中。
为人父母后,不要忘记给曾经那个小小的你一个拥抱:
那个被父母打骂而在深夜里捂着被子啜泣的“你”;
那个即使考了90分依然不被夸奖的“你”;
那个被父母忽视所以渴望被爱的“你”。
你若和解、接纳那个无助的你,便有了奋斗与爱的能力,这份能力会润物细无声的融进你的亲子关系中;
你若隐忍、不满那个弱小的你,便有了报复与愤恨的种子,这颗种子将植根于你的家庭,悄无声息的摧毁着你的家庭和睦。
因为治愈自己,才是滋养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最好的润滑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