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父母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种教育方式是否有必要?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1-29 00:01:18
The Beginning

这些话,你是否也曾经对孩子说过?

“快写作业去,不然你妈回来又要训你了!”

“你就淘气吧!一会让你爸揍你!”

“乖乖听话,你看妈妈要生气了!”

“别折腾了,你爸可没我这么好说话,小心他打你屁股!”

在我们的家庭模式中,

好像“严父慈母”和“虎妈猫爸”是最典型的两种。

我们习惯了家中“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

连哄带吓的让孩子“听话”和“懂事”,

而这样的方式,也似乎确实行之有效,

孩子确实更容易“受约束”和“易管教”了。

很多年前看美剧《实习医生格蕾》,

第一次接触到一个词叫“权威恐惧症”,

症状就是对具有管理权力和批评权力的人产生恐惧,

例如领导和长辈。

心理学界普遍认为“权威恐惧症”产生的原因,

是年幼时父母太严厉,

使子女对权威产生恐惧感,

长大后将这种恐惧,

迁移到具有权威的领导和长辈身上,

从而形成一种对权威采取回避的应对策略。

我吃多了“权威恐惧”的苦,

因此一点也不希望我的孩子也变成这样。

父母,应该是孩子的保护者和引路人,

而不是依靠成人的权威“以大欺小”、“强迫服从”,

将“懂事听话”作为孩子教育的目标。

父母的权威,

不能通过“立规矩”“惩罚”“训斥”等方式建立,

通过这些方式得到的“顺从听话”,

也无法获得孩子真正的信服。

真正的“权威”,

一定是建立在父母、孩子双方相互平等的基础上的。

孩子不害怕父母,

但因为信赖父母的爱,钦佩父母的学识能力,

在遇到困难时能获得父母的帮助,

所以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哪怕一时无法理解也不会第一时间反抗。

这样获得的“顺从”,

才是既保护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又完成了引导教育孩子的任务,

防止孩子走上歪路。

既要建立权威,

又要不让孩子害怕自己,

这听起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我们都难免会摆出过来人的面孔,

说一句“你听我的就对了!”

也难免会不自觉地对着不听话的“熊孩子”大声训斥,

制止他错误的行为。

但教育孩子的过程,

不就是我们不断与本能做斗争的过程吗?

所以,

在你再一次忍不住想要“发飙”的时候,

不妨试试以下几步。

一、跟孩子建立关系,让孩子对你有亲近感。

三五岁时,你可以关心他画里画了什么东西,周末去哪里玩过了,你也可以加入他的游戏,跟他赛跑之类的。

到了六七岁,你可以关心她喜欢的形象,奥特曼或者女王艾莎,白雪公主之类的。让孩子感到你是安全的,关心他,以此建立和孩子的关系。

二、你的内心非常地有原则,有底线,知道孩子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其实,很多父母没弄清楚什么是“自由”,在孩子一两岁或者三四岁的时候,想吃饭就吃饭,想不吃就不吃,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想不出去就不出去。到了六七岁,又突然要把孩子管得很严,不听话就打,这样孩子当然很不舒服。

真正的“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小孩一两岁的时候,脑子还不是很清楚,他根本不知道做了决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承担不起结果。所以,“自由”和责任是一体的。他能负多大的责任,就能有多大的自由。

比如,一岁半小孩想吃冰棒,吃完了可能拉肚子,他不一定能把拉肚子和吃冰棒联系起来。而且,他那么小,拉肚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不明确。所以,大人就不必给他吃冰棒的自由。因为他无法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可是,如果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想吃冰棒,我觉得就可以给他这种自由了。吃冰棒之前告诉他,如果拉肚子了,请他自己艾灸肚子。如果他可以负责,就给他自由。

所以,自由是一个逐渐放开的过程。刚开始,孩子只能承担一丁点责任,就给他一丁点自由,慢慢的,孩子能承担的责任多了,自由也越来越多。

两岁孩子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穿鞋,五岁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九岁孩子决定周末全家去哪里郊游,并且准备所需的点心和水等杂物。

现在,我们回到“温和而坚定”,父母内心需要很坚定,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原则和底线内心要清楚。

如果是必须听从父母的事情,比如夜里九点上床睡觉,父母内心就要很坚定了。九点钟的时候,去跟孩子说要睡觉了。如果孩子有些事还没做完,可以同意延长十分钟。

但是九点十分,父母必须把孩子带到床上,关灯睡觉。不管孩子哭闹还是使劲乱动,都必须让他在床上。可以在他哭闹时搂着他爱抚他,但不能让他去做别的事情。

父母内心要很安静,不要害怕孩子哭闹或挣扎,也不要因为孩子困难发火。坚信自己的原则,轻松些,静静地搂着孩子,也可以在孩子的额头吻一下,但是切记,话不要多,少讲道理。

三、温和而坚定,“坚定”是一定要长期执行的,要形成习惯。

明白了孩子在哪个阶段有多少自由,能承担多少责任。这时候,父母内心有原则有底线,就要一直坚持这种原则和底线。

孩子可能因为不愿穿厚衣服在地上打滚,也可能因为没冰棒吃哭两三个小时,只要你下了决定,就不管他怎么做,把你的决定坚持下去。并且,孩子一直哭闹时,你需要爱抚他“宝贝,你还小,妈妈不让你吃冰棒是因为爱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的内心始终有原则,孩子也会长成内心有原则,且自制力强的大人。因为他知道,耍赖哭闹都没用,该做的始终要做。

你一年一年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孩子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心慢慢长大,你始终陪在孩子左右,孩子也知道遇到任何困难,父母始终是港湾。所以,请温和而坚定地对你的孩子吧!

THE END

TAG:孩子  父母  冰棒  自由  权威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