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接到朋友S的电话,
说起关于孩子的一个苦恼,她儿子刚满七岁,
最近在暑托班里学习,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告诉她:
“你的孩子在这里非常不配合,上课不是说小话,
就是玩橡皮,下课要么满屋子疯跑,
要么打得同学哇哇叫。”
平时孩子都是由保姆接送,但这天挂完电话,
S就立即从单位请假回去接了孩子,
见了孩子以后她就试探性的问:
“你喜欢在这里学习吗?”
没想到孩子怒气冲冲的回答:
“我才不喜欢这里呢!我想妈妈带我出去玩,
可妈妈只爱工作,根本不爱我!”
S说,大热的天,自己请假来接孩子,
却迎来这番震耳欲聋的控诉,内心非常地难过。
但是冷静过后,她回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
听到孩子说出这样令她伤心的话。
由于他们夫妻工作都很忙,大部分时间里,
孩子都是由保姆照顾,他们极少陪在孩子身边。
过去也常有老师汇报孩子在学校里调皮捣蛋的事情,
她都没有引起重视。这次和我讨论下来,
才觉察出孩子不良行为背后的动机,
是在发泄内心对父母的不满,
以及吸引父母对他的关注。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是伤害
朋友的咨询室里来了个9岁的女孩,
她的问题是不愿意去上学了,
说学校里总有人笑话她。
究其原因,是这个孩子已经读三年级了,
自理能力还比不上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
一次体育课跑步的时候,眼看同学们都跑远了,
她因为鞋带松了被拌倒,由于不会系鞋带,
她在地上足足坐了十分钟,
等老师来帮她后,才站起来。
还有一次是春游,在公园攀爬的时候,
她的发带掉了,不会扎头发的她,
又只能在原地哭着等老师来帮忙。这样的事情多了,
班里的人给她封了个外号叫“无能小宝宝”,
都不愿意和她玩。觉得被孤立的她,
因此很抗拒去学校。
咨询师问:孩子是由谁带大的?
孩子的父亲立即说:我们的孩子可幸福了,
我们双方的父母都健在,四个老人都抢着带孩子呢,
我们是六个大人轮着带的。
咨询师立即明白了,这是典型的四二一家庭,
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不仅轮流照顾,
还包办了应该让孩子做的所有事情。
不过对于这位父亲的那句”我的孩子可幸福了“,
咨询师不敢苟同,她请父母先出去,
单独问了孩子几个问题:你觉得在这个家里幸福吗?
孩子茫然地摇摇头。
显然,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并非幸福,
而是被过度的关注压抑得喘不过气来,
从刚出生到现在,家人除了不断在物质上满足她,
并未给过她真正的心理营养,
首先是不断更换成长环境让她没有安全感,
其次是阻止她学习任何生活技能,
让她在同龄孩子面前有着深深的自卑,
她仿佛宠物般的被家人圈养着,呵护着,
却毫无一个孩童该有的生命活力。
咨询师最后问孩子:你觉得父母爱你吗?
孩子回答:我不知道。
这个答案,对于她自认为做得足够好的父母来说,
或许很难接受,但这却是孩子最真实的感受,
她没有说父母不爱她,她只是对父母的爱不确定。
这就反映了她心里对爱有着另一种诉求,
或者解读。
有条件的爱,让人怀疑爱的真实存在
有一次在一个公园里,
听到一个妈妈和孩子产生了争执,妈妈说:
“我们说好的来玩一个小时就回家,
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回去吧。”
孩子不答应了,说反正作业做完了要再玩一会。
不料母亲立即变脸:
“等你下次考试得了一百分再来和我商量!”
孩子既委屈又愤怒,嘴里嘟嘟囔囔地反驳:
“天天让我考一百分,你就是拿我当学习机器!”
母亲继续驳斥孩子:
“我还不是为了你将来能考一所好大学,
能有好前途,你要不是我儿子,
我才不管你呢。”说完这些,母亲强势地走了,
孩子只好无可奈何的跟了过去。
这样的对话是不是非常熟悉?
当我们要想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
父母总会以某些条件来作为交换。
幼儿时这个条件可能是听话和懂事,
到了入学后,这个条件统统变成是考个好成绩。
因此我们不禁怀疑:
父母对我的爱,也许是基于某种条件的。
关于有条件的爱,在一个7到14岁的亲子课堂上,
老师针对20组家庭做过一项关于爱的调查。
当老师问父母“你们爱孩子吗?”,
所有的父母异口同声的回答:爱。
但是,当老师单独问孩子们:
“你觉得父母爱你们吗?”
结果只有30%的孩子给出的是肯定的回答。
剩下70%中,绝大部分孩子表示,
比起自己这个人来说,父母更关心自己的成绩。
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2亿青少年,
其中有5千万青少年成绩落后,
而在这部分落后的青少年里,只有5%的人,
是因为真正的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习障碍,
其他的95%都是源于他的人际关系,
而这个关系,首先就是与父母的关系。
我们都相信,爱孩子是所有父母的本能,
但是如果表达不当,就会在孩子心里起反作用力。
很多父母认为给孩子提供够好的物质条件,
许孩子一个与经济条件相关的美好未来,
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其实孩子对于未来并没有巨像的概念,
他们更关心的是父母当下的态度,
和自己此刻的需要是否被满足。
父母需要做什么才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
爱要看得见也听得见
所谓高质量的陪伴,是父母身心同在的一种陪伴,
通过目光平视,耐心的倾听,
和敏锐的感受力,去进入到孩子的世界,
让孩子有被看到,被听到,被理解到的感觉。
经常有这样感受的孩子,就会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
有些父母担心陪伴过多,会使孩子索取更多,
对父母有更多的依赖,其实孩子远没有那么贪婪,
尤其是六岁以后的孩子,
他们已经入园进入了社会小群体,
也发展了同伴关系,
因此对大人的陪伴需求不会有3岁前那样多。
如果你的孩子过了六岁,还不断要求你陪伴,
只有两个原因,
要么就是你在他三岁以内与他有过长时间分离,
他内心的焦虑不安一直还存在,
所以需要你付出加倍的耐心和陪伴来平复。
另一点,是你的陪伴存在心不在焉的问题,
与孩子没有形成心的连接,让孩子觉得你在敷衍她,
不是心甘情愿陪伴他。
朋友S和我沟通以后,
当晚就陪孩子去看了一场动画大电影,
过程中她将手机关闭,全程和孩子去感受电影场景,
精彩之处和孩子一起拍手,
动情之处陪孩子一起难过。
回去的路上孩子一直很开心,
临睡前还跑过来对S说“妈妈,谢谢你!”
这给了S很大的触动:其实在孩子的心里,
好的陪伴就是父母爱的语言。
爱是让他自由的呼吸
过度溺爱,会令孩子既依赖父母,又恨父母。
有研究发现溺爱时常发生在两种家庭里,
一是有老人照顾的家庭,另一种是父母自身,
在极其严苛的环境下长大的家庭。
前者是隔代抚养,他们见不得孩子哭,
因此竭尽所能的去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
从而切断了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的途径。
后一种是父母不想孩子重蹈自己覆辙,
而刻意为孩子创造宽松而优越的童年,
以弥补自己童年里缺失的需要。
这些都是溺爱,并非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建议有这样问题的家庭,让爱回归理性,
有老人的家庭,将抚养的重心交还给孩子的父母。
而父母则要将自己过去的问题与孩子分离开来,
去聆听孩子真正的需要,
并培养他去学习与他年龄相关的生活技能,
让他有自信,有能力去融入社会。
爱是没有条件和理由
无条件的爱,就是无论我的孩子长相,智商,
性格如何,我都全然接纳他,并且欣赏他。
但是,我们往往只有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
能做到这一点,当孩子日渐长大,
一旦他的哪一方面落后他人,我们就会焦虑,
就会不由自主的要求他做得更好。
我们可以试着去做以下事情,
来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第一,每天去记录孩子当日做得好的地方,
并且给予真诚而及时的肯定。
第二,当孩子的某种表现低于自己预期,
放下焦虑和指责,告诉自己:
我能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第三,鼓励孩子自己制作表现和愿望清单,
让他在备受尊重的前提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价值感和成就感。
最后,请亲口对孩子说:孩子,我爱你。
著名导演李安曾说过这样的话:
我做了人家的父亲和丈夫,
并不代表说我就很自然的得到了他们的尊敬,
我每天都要去赚取他们的尊敬。
爱亦如是,不是我们做了父母,
就代表我们有了爱孩子的能力,
真正的爱是双方都能感受到的一种和谐和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