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被爷爷奶奶带大,她说:我永远觉得自己是孤儿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2-18 00:04:19
The Beginning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

父母是否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客串,这在当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却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

“隔代帮忙”≠“隔代抚养”

中国传统文化中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是件很美好的事情,是家庭生活中彼此温暖、合理互助的一种形式。现在,绝大多数老人都会帮子女照看孩子,这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家庭成员间很现实的关怀。

但这件事应该做得有度,如果“隔代帮忙”变成“隔代抚养”,就会过犹不及,变成帮倒忙。

很多家长在孩子刚过了哺乳期,一岁左右,甚至更早,就把带孩子的任务“承包”给爷爷奶奶,即使生活在一个家里,孩子的吃喝拉撒睡一切事务,全部由老人包办,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只是业余角色。

更有一些没条件和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家长,干脆把孩子全托给老人,一周见孩子一次,或一月甚至一年见一次。

也许正是甩手掌柜型的父母现在太多,现象成就了商机,于是这样的图书出现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现代教育全攻略》、《非常奶奶——隔代教育的成功之道》——市场操作就是可以这样不择手段地误导,让很多人晕头转向,误入歧途。

儿童和世界的第一个联结通道是由母亲建立的。母乳喂养、肌肤相亲、一言一语、一歌一笑,等等,都是在打通和拓宽这个通道。

亲密母子关系是亲密父子关系的前提,孩子与父母间亲子关系的质量,又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

我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些一头雾水的家长,他们和孩子的相处有很多困扰,主观上很想解决,但对于了解孩子这件事,既缺少能力也缺少兴趣,所以改善也非常不易。

比如有位妈妈给我写咨询邮件,一封信基本上只有三句话。第一句说她2岁的孩子经常哭,第二句问我这是怎么回事,第三句直接索求答案“如何能让孩子不哭?”

从她这三句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她对了解自己的孩子是何等没有兴趣。还有一位妈妈,她说自己4岁的孩子在外面特别胆小,但回家却经常发脾气,不知这是怎么回事。

我提醒她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家长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发脾气,做了坏榜样;第二,是否平时对孩子管得太严太细,甚至有打骂,孩子心理受阻,就会胆小且脾气不好。

她回复说,你说得对,这两种情况确实我们都有,家长确实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可你没回答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怎么能让孩子在外不胆小、回家不发脾气啊!

从这些家长的态度和反应可以看到,她们和孩子间隔着一块玻璃,表面上看靠得很近,却无法拥抱,无法沟通。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因为这些妈妈文化素质低,或比较笨,从我接触过的家长来看,并不是这个原因。

很多人其实学历很高,只是在和孩子相处时,显得很“笨”。追问这些家长和孩子的早期相处情况,大多是走了“隔代抚养”的路线。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

所谓母亲的技巧,我们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无法用教条来传授的。

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情境,其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应用她对孩子的领悟和了解。她只有真正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赢取他的情感,并保护他的利益时,才会有这种技巧。

中国民间有种说法,孩子要屎一把尿一把地亲自拉扯才会亲,这是非常有道理的。血缘固然是一条纽带,但仅靠血缘沟通亲情,恐怕不够。

如果和孩子早期相处不足,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而这种联结是有时间段的,错过了就很难再建立新的联结。这一点也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所发现和证实。

大自然设计人类是有深意的。让我们想一下,为什么民间会总结出“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这样一种真理般的俗语?

为什么男人的生育能力可以维持到六七十岁,甚至80岁,而女人的生殖能力只能到50岁左右?

这样的设计,就是要保证一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妈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抚养他长大成人。

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是失去了世界的完整,而要失去母亲,则是失去了整个世界。

父亲抚养都不能完全取代母亲,何况爷爷奶奶!

被严重低估的母子相处价值

女性角色在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中有了很大变化,由家庭人变为社会人。但人类的天性在过去三千年中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几千年前降落在草丛和兽皮上的孩子需要母亲的怀抱,几千年后在电子仪器监护下和高档婴儿产品包围中出生的孩子也需要。

母亲是孩子早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生命最初的几年,是人生的黄金期,几乎奠定了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础。

不幸的是,很多母亲却在现代生活中失去母性,尤其是一些学历高或事业心强的女性,由于她们过分看重自我奋斗的价值,且严重低估母子相处的价值,不能很好地协调自己的自然角色和社会角色间的矛盾,经常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很轻易地放弃作为母亲的义务。

幼年的孩子如果缺失了这两样东西:丰富的语言交流和母爱的温暖,正常的生命潜能就有可能无法被激活。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孩子出生后,本来奶水很好,三个月产假结束时,为了心无旁骛地工作,硬生生给孩子断了奶,并把孩子交给婆婆带。

婆婆虽然和她住一个城市,但离得比较远,她只是周末去看孩子一下,吃顿饭,然后就走了。

婆婆本身不爱说话,也很少带孩子到外面玩,经常让孩子看电视或自己玩,并且为了家里的整洁,只让孩子在专门辟出的“儿童房”里玩,不允许到其他房间玩,迈出“儿童房”的活动基本上只限于坐在客厅看电视。

到3岁要上幼儿园时,才发现不对劲。孩子语言障碍严重,基本上不会和人交流,且十分胆小,随便一点声音都会把他吓得躲到奶奶怀里,好久不出来。

对妈妈似乎没有感情,很少表现出一般孩子对母亲的亲近和留恋,但情绪却十分不稳,经常发脾气或大哭。这位妈妈后来带孩子去医院看心理科,被诊断为“自闭症”。

我曾和一位某三甲医院心理科的医生交流过,他说现在罹患自闭症、多动症等神经官能症的孩子越来越多,就诊的孩子往往有较为典型的成长经历。

如90%以上在幼年早期和母亲有较长时间的分离,由老人或保姆带大。

而负责照看孩子的老人或保姆如果对孩子管得太严,包办太多,或经常把孩子交给电视机,不注意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几种原因加起来,很容易造成这些孩子的心智无法正常发育。

隔代抚养开始的年龄越小、和父母相处时间越短,孩子的症状越严重。

“自闭症”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一种情况,但即使孩子不得这病,也会因“隔代抚养”留下经久难愈的心理创伤。

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见过这样的例子,那些早期由爷爷奶奶或他人抚养的孩子,和父母间永远隔着一层东西。

要么互相不理解,冲突不断;要么特别客气,宛如外人。没有相守的长度,就缺乏感情的厚度。

我的一个好友,她一岁半时被送回老家由奶奶来抚养。当时交通不便,且父母工作忙,再加上弟弟妹妹相继出生,她直到4岁才再次见到父母。

父母在她眼里完全是陌生人,别人让她喊爸爸妈妈,她很想喊,可是喊不出来,为此遭到批评。两年后,父母准备把她接到身边。当她知道这件事时,恐惧大于兴奋。

为了见到父母能叫出“爸爸”、“妈妈”,一个6岁的孩子,居然独自藏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悄悄练习这两个发音,尤其是“妈妈”这个音。她说父母是有文化很善良的人,他们也想努力爱她,彼此都做了最大的努力。

她后来克服心理障碍,终于学会了喊爸爸妈妈,但和父母的隔阂却一生也不能消除。

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和父母之间永远也不可能有弟弟妹妹和父母间那种贴心贴肺的感觉,我永远觉得自己是个孤儿。”

2011年,媒体曝出了一桩家暴丑闻。

著名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在事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家庭生活中亦扮演了一个“疯狂”的角色。他不仅对妻子实行长期的家暴,而且对孩子缺少感情,居然宣称孩子只是他用来做教学实验的试验品。

媒体之后报道了他的成长及自我剖析,让我们看到隔代抚养如何在一个人生命中留下经久不愈的创伤。

李阳4岁才从外婆身边返回与父母生活,一直到成年都无法喊出“爸爸”、“妈妈”。父母对他也很严厉,经常骂他“笨蛋”、“猪”。

李阳童年口吃,自卑懦弱,电话响他都不敢接。少年时期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仪器出了故障烫伤皮肤,他都不敢叫出声来,忍着,脸上留下永久的疤痕。

他自己这样说:“自卑的一个极端就是自负。”“强硬是我以前最痛恨的,所以才会往强硬的方面走,因为我受够了懦弱。”

即使他后来取得了人们眼中的“成功”,名利双收,每天早晨起床后的半个小时,感觉非常恐怖,非常害怕,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活着没有意义——李阳的心理后遗症非常典型。

童年时代在亲情上的缺乏,让他内心积蓄了太多负能量,这犹如一座被压抑的火山,成年后必定会以某种方式喷发,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打拼事业不能不管孩子

孩子出生前几年,往往正是父母们在事业上打拼最忙的时候,但这不能成为自己对孩子大撒手的理由。

须知想做一件事总能找到理由,只要想对孩子用心,时间总会找出来,办法总是有的。

如果此时的奋斗是为了将来有更好的生活,那么对孩子的陪伴,实际是一种收益极高的投资,受益者不仅是孩子,也是父母。

在我女儿圆圆一岁三个月时,她爸爸到南方工作,我坚持不把孩子送到远在外地的奶奶家,一定要亲自带孩子。上班时,把圆圆送到附近一个老太太家,下班接回来。

当时能一边看护孩子一边把饭做熟,已是不容易,总顾不上收拾自己。记得有位同事开玩笑对我说,你以前挺精干一个人,怎么有了孩子就变成这样了?

真难想象自己当时的形象是多么的不堪。过分忙累,让我的血压降到要休克的程度,医生甚至建议我卧床休息。

因为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有许多快乐,所以我当时并不觉得有多苦。也哭过两次,总体感觉一直充实而幸福,孩子也用她日后的良好表现回报了我。

避免隔代抚养,并不是说家长都要像我这样单打独斗,也并非意味着父母必须有一方辞职回家专门看孩子,更不是否定老人们帮忙的价值。

能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是一种幸运,坚持“隔代帮忙”而不是“隔代抚养”其实也很简单,孩子只要基本上天天能见到父母,经常有和父母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就可以。

父母和孩子每天相处一小时,孩子获得的滋养就够正常成长了。

我遇到过一些家长,他们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以前一家有几个孩子,送一个出去寄养,会出现感情偏差;我只有一个孩子,是唯一的爱,我不爱他爱谁啊。

况且老人疼爱孙辈往往超过疼爱子女,所以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不会有问题。

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有太多的例子说明,“唯一”并不能保证爱的深刻。

如果相守的程度不够,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亲情照样会打折。在孩子小时候和他分开几年,也许一辈子就无法亲近了。

当下,隔代抚养的糟糕后果已显现出来,但人们一直错误地归因,最庸俗浅薄的说法就是“溺爱”——不靠谱的解释除了误导人,更让人无法找到有效的预防手段。

很多人为了不“溺爱”孩子,故意对孩子严格,这对“隔代抚养”的孩子来说,真是雪上加霜。这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是得到的爱太多,而是太缺乏。

有一次,我听一个正在少管所接受教育改造的16岁的孩子说起他失足的经历。

他父母只有他这一个孩子,在他1岁时就外出打工,把他留下和奶奶一起在村里生活,他每年只是春节期间能见父母一次。

算下来,他长这么大,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总共不超过两年。他说小时候特别想父母,天天都盼着他们回家,但几乎每次父母回来都闹不愉快。

父母在短短的相处时间里,总是想抓紧时间教育他,可是又不得法,所谓教育只是不停地指出他哪里不好,告诉他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每次十几天的相处,还没来得及彼此熟悉,父母就该走了,他记忆中所谓和父母的相处,就是父母不断地挑毛病。

即使这样,他也对父母充满眷恋,在10岁时,有一次和奶奶闹不愉快,一个人偷偷坐火车去深圳找父母,没找到,流浪了几天,被警察送回村里,为此又挨奶奶一顿打骂。

父母在电话中也对他好一顿训斥,没有一点心疼的意思。

他说最令他伤心的一次是13岁那年,父母春节回来,看见他个子一下长高了,第一句话是:怎么驼背了?挺起胸来!

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也总是不停地告诉他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很少向他表达爱和感情,这让他感觉父母横竖看他不顺眼,自己在父母眼中真是不可爱,自此以后,彻底对父母失去希望,于是离家出走,开始堕落。

一般来说,无论爷爷奶奶多疼爱孩子,孩子在感情上仍然是和父母更近,孩子最依恋的,永远是父母。

这是自然选择,天性所定。有时听到爷爷奶奶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孙子是“白眼狼”,再疼他,他也是和他爸他妈亲——这其实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说明孩子和父母情感正常。

相反,如果一位奶奶骄傲地宣称:“我家这孙子,只是从他妈肚子里过了一下。现在跟我比跟他妈还亲!”

这反倒暗示着某种隐患。

中国许多王朝的败落,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子皇女虽然含着金汤勺出生,而且自幼都配备着高水平老师。

但他们往往从婴儿期就不和母亲亲近,吃奶睡觉交给奶妈,生活起居交给宫女,游戏玩耍交给太监——奶妈、宫女和太监成了皇室后代的直接影响人和学习榜样,不少皇室后代和奶妈的关系要超过和亲妈的关系。

所以皇宫造就的,并不一定是善良漂亮的公主和潇洒勇敢的皇子,皇宫也常常出产懦夫、混混和暴君。

心理和感情如果没有获得正常的营养,锦衣玉食、血统高贵,也无法让一个人身心健康。如果有人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历史,我想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人在感情上很少能愈挫愈勇,越是感情不满足的人,越是变得敏感、斤斤计较。孩子的思念没人理解,而且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化解痛苦。

情感上的欠缺必定会在生命中留下一些无法痊愈的内伤,即使不出现品行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到未来的生活质量。

比如有些年轻人在恋爱或结婚后,不会和伴侣相处,要么过分依赖,要么过分苛刻,总扮演情感的伤害者和被伤害者角色,也有人心底自卑,外表傲慢,身上有种说不出的别扭,难以和他人合作相处。

这些成年后的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他童年时期在情感和安全感方面的欠缺。

爱,就是为了在一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母爱不应建立在抽象的理性认识上,应建立在情感基础之上。”

对父母来说,在一切养儿育女的目的中,没有比和孩子在一起本身更重要的目的!

一切因出于功利的或“教育”的目标牺牲和孩子相处的行为都是得不偿失的。

有一对定居美国的中国夫妻,他们的孩子出生在美国。为了孩子学好汉语及中小学基础课程,他们就把6岁的孩子送回国内读书,由爷爷奶奶照看,父母半年见孩子一次,准备到上高中再接回去。

父母送孩子回来时,为孩子置办齐了一切,甚至牙膏都从国外带回来,担心孩子不习惯国内的牙膏。他们周密打点孩子的每个生活细节,却唯独没想当他们乘飞机远去时,孩子内心有多失落,生活将出现怎样巨大的缺陷。

小孩都十分重感情,对父母的依恋之情深如海洋。

我女儿圆圆上幼儿园和小学时,我出差比较多。每次准备走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出她是如何地不舍。

有一次我又收拾出差带的东西,圆圆在旁边围着我转,献小殷勤的样子,她突然说了一句:“妈妈,你还没走呢,我就开始想你了。”

想象一个小孩子,如果父母突然大段时间地从他生活中撤出,这会让他多么悲伤!

很多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心,认为反正小孩子是爱哭的,离开爸爸妈妈,哭几天就没事了,习惯了就好了。

大多数孩子确实是哭几天就不哭了,但这并不表明他们的感情已从挫伤中康复,心里也许要哭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

父母是否愿意和自己的孩子相处,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主角、配角,还是客串,这在当下只是形式和数量上的差异,最终却是一个孩子生命质量的差异。

中国最需要的教育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THE END

TAG:孩子  父母  妈妈  隔代  家长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