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的闪光点,而看到自己家的孩子的缺点,往往拿别人家的孩子的闪光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作比较,总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几年前的一天晚上,橙子和姥姥视频聊天。隔着屏幕,橙子给姥姥比划他们学的京剧健身操,就听姥姥说:“跳得真棒,你妈就不会……“
我在旁边做家务,有一句没一句地听他们聊。
一会儿,橙子又给姥姥演示什么动作,姥姥又说了一句:“真棒,你妈就做不了这个。”
我忍不住凑过去说:“你们聊你们的,干嘛总扯上我啊?”
很小的一件事,但姥姥的这两句话却让我心有所动,思考了好久。
很多时候,我看姥姥姥爷和橙子的相处,就像是在“考古”,从他们对待橙子的方式中,我隐约会找到一些自己当年的成长痕迹,推测出他们当年是怎样教育我的。
总的来说,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很宽松的,记忆中,我没有挨过骂,没有挨过打。我很感恩,父母给了我一个宽松、民主、尊重的成长环境,让我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长——他们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力之内的最好。
当然,作为社会中的人,他们也免不了他们那代人、那个崇尚集体的时代的局限性。
比如说,比较。
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拿我和邻家的孩子比,和同事的孩子比,比学习,比做家务,比为人处世,比性格开朗。
当然,他们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比较,只是在闲聊中提起:谁谁家的孩子怎样怎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慢慢地,我就明白了父母心中理想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我就会努力去做得比那些孩子更好。
只是,我不可能永远在比较中占上风。
有的方面,我做得比别人好,比如学习,我就觉得挺得意,觉得自己是个好孩子。有的方面,我不如别人,比如性格内向,不善社交,就会觉得自己不好。
这样比来比去,造成的一个后果是:我变得不自信,觉得自己不够好。
因为,我的自我价值感是从比较中得来的——
我比别人好,就会生出一种优越感,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
我不如别人,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别人对我好。
更重要的是,那种优越感其实是虚假的、不堪一击的,只要换了一个更强大的比较对象,我就会立刻从洋洋自得变成自卑。
如果没有学习心理学,没有自我觉察,我恐怕一辈子都发现不了自己的比较之心。
我是到了三十多岁才发现,自己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天平,总是把自己和别人放到天平上比较。
遇到人,我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掂量掂量,对方的职位、阅历、个性等等。
如果觉得相比之下,自己在心理上占了优势,就会很放松。
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对方,处于下风,就会拘谨很多,时时担心对方看出自己的“不好”来。
可能在表面上别人根本看不出什么,但这些内心戏只有自己最清楚。
自得和自卑天天像跷跷板一样上上下下地翻腾,真的好累。
我记得,几年前,我和几个女友一起吃饭。
聊天时,我半是客套半是真心地夸朋友:“你做得真不错。”这样的话说了好几次之后(我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女友对我说:“你为什么总觉得别人很好,你自己也很好啊!”
当时我愣了一下,很认真地想:“我很好吗?我不觉得自己做得有多好啊!”
后来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那样想:我看到的别人的好,是通过和自己比较得来的。所以,别人好,也就意味着自己不够好。
这种不自信是根深蒂固的,无所不在,即使面对一个几岁的孩子。
由那次姥姥和橙子聊天,我才发现,我夸奖橙子时,末尾总会带上一句类似的话:你比我强。
比如:“哇,你叠的纸飞机真棒,我就做不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我都没想到。”
橙子做得好,我直接夸他就可以了,为什么总要加上这么一句呢?
我看到了自己的比较之心,也看到了自己的低价值感——不由自主地就抬高别人,贬低自己,哪怕是自己的孩子。
几年前,我意识到自己这个内在模式后,开始有意识地觉察,一有比较之心就会提醒自己:“嘿!你又在比较呢。”
这个模式跟了我几十年,已经根深蒂固,很多时候,就算是觉察到,也控制不住自己。下意识的比较,几乎成了一种自动化反应。
你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不该这样做,就是做不到。
那种感觉,很让人有挫败感。
不过,就这么一次次地坚持觉察,比较之心一点点地淡化了。
如今,我已经变得好多了。我越来越有一种感觉,感觉自己慢慢活开了。
所谓活开了,就是不那么在意外在的评判标准,不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心中笃定,知道自己的好,也清楚自己的薄弱之处,好与坏统统接纳——我就是这样啊。
我的好,我会继续发扬光大。
我的薄弱之处,我也承认,但我会努力改进,这就可以了。
自己与自己达成和解,内心不拧巴,就会通畅很多。
而且,我发现,人和人是没法比较的,你在这方面好,他在那方面好,怎么会有一个精准的比较呢?
更何况,所谓的好与不好,这个标准是从哪里来的呢?仔细想想,这些标准往往来自主流价值观,甚至来自一些想当然和偏见。那么,凭什么说这样就好,那样就不好呢?
这几年,我也慢慢发现,每个人都有光彩之处,每个人也都有无奈之处,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黑与白,而是深浅不同的各种灰度,所谓的好与坏都是掺杂在一起的。
我开始学着欣赏一个人的闪光之处,理解一个人的无奈之处。我练习着不再评价一个人,只是看到他有这样那样的特质。
欣赏的出发点是:我很好,你也很好。
慈悲的出发点是:我知道自己的不容易,我也看到了你的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
当我不再比较,我就有了解脱之感,不把自己和对方束缚在一个对立、竞争的关系中,不被别人的眼光所绑架,也不被自己的比较之心所绑架。
我做好自己,我知道自己是好的,是有价值的——这件事,我就是知道,不需要外在的东西来证明,也不需要通过比别人强来证明。
一旦有证明之心,说明你还是不相信自己是好的。
当然,我也没做到大彻大悟,也做不到完全不比较。
马克思他老人家早就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生到死都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完全不比较,很难做到。
我可以和自己比,比过去的自己做得更好,那就很好。
更重要的是,当我确认了自己是有价值的,比较对我来说,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
比较,就意味着所有人挤在一条跑道上,谁先到达终点谁算赢。
可是,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跑道,也不是只有唯一的输赢标准。
人生就是一段旅途,有人爬山,有人涉水,有人穿越森林,道路不一样,沿途的风景、一路的收获都不一样,怎么比,比什么?
当你想清楚了这些,比较对你来说就失去了意义。你忽然就觉得,比来比去,挺没劲的。
比较,就意味着评价,就意味着竞争之心,就把对方当成了对立面。
比较,也意味着不自信,你不觉得自己好,所以才会在别人身上找自己的价值,而这个“别人”是不固定的,你认为自己好、认为自己坏都是随着别人的变化而变化的,你对自己缺少一种恒定的价值感。
终归,你是不自信的。
我花了几十年时间,才看清这个模式,才慢慢从中解脱出来,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走同样的路。
我告诉橙子:你是你,别人是别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要和别人比较。
我想,橙子多少get到了我的意思。起码,给他种下了一颗不做比较、不做评判的种子。
有时候,大人为了激励他,会说:“你看看谁谁,一顿饭能吃二十个饺子。”
有时,我们也会在情绪中脱口而出:“你看看谁家孩子像你这样?”
橙子会说:“我是我,他是他,我不和别人做比较。”
我很高兴橙子这样回答。
凌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出版人,9岁孩子的妈妈。专注儿童心理,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致力于自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