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带娃去吃一家很赞的春饼店。过年嘛,上菜比平时慢点挺正常,可是,隔壁桌等不及了,上演了一出让人不太舒服的“大戏”:那桌有两个老人、一个年轻人、一个妈妈还有她4、5岁的女儿,那女孩一身粉色薄棉袄很喜气、齐耳刘海模样乖巧,她没吃多久就提早下了桌,拿着几个气球在我们附近转悠,我女儿怕气球,还出了被吓哭的小插曲。
吵闹大戏,出现在那桌快结账的时候,先是其中一位老人,操着东北口音,表情不耐烦的絮叨着“太慢了,这餐馆不行。”旁边老人点头应和,然后是小女孩的妈妈,叫来服务员训话,“你们怎么回事啊?我们都快吃完了,菜花到底什么时候能上?!”
“在炒了,在炒了,很快。”话音还没落,服务员跑向厨房。
没过几分钟,这女人开始爆发:“服!务!员!给我过来!4分钟了,什么菜下锅了还没炒完?”
老人跟着叨叨:“就不该来他家吃!什么都慢!”
女人继续:“我就没见过你们这样的,给我退了!!5分钟了,你们这是根本连菜都没洗吧?!把你们经理叫出来!还跟我扯什么扯?”
服务员也不爽了,“过年你没看到这么多桌吗?”
“你还有理了?就你们这样还做生意?!给我快点!7分钟了!”女人又提高了嗓门。
这个时候,她女儿、那个4、5岁的小女孩,突然跟着喊了一句,特别大声,听呆我了:“给我!快!点!”表情认真懵懂,又透了点“狠”劲儿。想起前面我让她把气球放一边、别吓到妹妹、她乖乖配合的样子,还真是判若两人啊!
最后,这一家人在收银台争执了半天,抹去了刚上桌的菜花费用,气鼓鼓的走了。“再也不来你家!”人出去了,狠话得留下。
10来分钟的大戏,看得我特别感慨,这一家子,真是不知道失与得、哪个更多啊!
在育儿这条路上,妈妈就像是导航员,平时给孩子灌输再多的“交通规则”,一个路口违规操作,前面那90%的努力,就失效了大半。孩子的世界很简单:“说,不如做。”一个好妈妈,从不会费力讲什么大道理,身体力行,就胜过千言万语。
坏心情和坏脾气都会传染,那个最早催菜的老人,大概是这女人的妈妈吧,娘俩的语气、表情实在是太像了,如果那个发脾气的女人,从小在一个不催菜的环境中长大,她大概不会和母亲如出一辙,可惜,原生家庭的烙印,正在蔓延到第三代……
也许那个女人很委屈,也觉得自己很正义:我来饭店消费,是来享受服务的,这服务不行,服务员态度也不好,我批评抗议几句、表达愤怒,难道不对吗?
可是,凡事都有个目的,大过年的,带了老小,是来生一肚子气的吗?认真算笔账,好心情和气急败坏讨回的20元菜钱,孰重孰轻呢?
其实这样的时刻,往往考验一个人的修为和止损的能力,假若问每一个当妈的人,大概我们都不爱看到,自己的孩子,将来在面临工作、生活中无数不公、冲突的场景中,只会扯着脖子大喊、怒发冲冠的样子吧。
伸张正义维护规则,与合理表达控制情绪,并不矛盾。
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Ellis认为,人的感受和表达,并不是由某个事件而引起的,而是我们看待它的方式,这就好比为什么,同样是上菜慢,其他桌并没有发脾气,但那一家却受不了。
掉进情绪的黑洞,往往是受了这几种非理性思考方式的影响:
一、恐怖化:整个饭局都搞砸了!得到这种烂服务,我决不甘心!
二、应该化:这种人应该解雇!真是个混蛋!人人都不开心,我必须行动起来!
三、合理化:他们就是特别忙吧,是我多事了,别人都不说,唉,我干吗说。
前两种,会让人怒发冲冠,恨不得大吵一架;后一种,会让人特别委屈,憋到内伤。如果不认可上菜的速度、一些不公的现象,既不要当哑巴,也没必要让自己赔上所有的心情,与对方玉石俱焚。
Ellis建议,人们在不理智的时候,可以学习反制自己的想法:服务员上菜慢,我就要对此耿耿于怀、在孩子面前大发脾气、把自己弄得过分沮丧吗?
然后,选择一种更好的思考方式,套用这个句式,练多了,很灵,会让人平静:“我想要……我希望……我可以……我决心……”
“我想要更好的服务,我希望上菜快一点,虽然没有得到,让人挺懊恼的,但我一定要特别生气才行吗?我可以找经理谈一谈,心平气和的表达,让他们提升服务和速度,但服务员对我的情绪和这个假期能施加多大影响,都由我来决定。我决心采取一点行动,然后好好享受这一天。”
我们的语言往往快过脑子,几十年形成的思维定势,更是难改。可是如今有了孩子,我更加觉得,需要去管理自己的情绪,越是在平时的小事中反复练习修炼,越容易在大事发生时不惊慌,一个情绪平和的妈妈,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
还记得抄袭事件吗?我很庆幸,既表达了愤怒、没有对社会不公缄默,也没有赔上我的所有、陷入旷日持久的撕扯。
懂得止损,是一种智慧;温和平静,反而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