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家长总会说:”这有什么用呢”,在他们看来,不能帮你提高学习成绩,不能帮你找到一份好工作,那都是没用的。其实,不一定有用的才是正确的。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多做“无用的事”,家长必看!
1、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
中国式父母真的太焦虑了,从孩子一上幼儿园开始就加足了马力,做什么事都要看看是不是有用。
学英语是有用的,玩积木是没用的;练钢琴是有用的,对着云朵发呆是没用的;上补习班是有用的,在草地上撒泼是没用的。
可是我们一定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这样的功利主义教育吗?
高晓松说过:“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为了生存和繁殖。而人则不同,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
安徒生童年时经常一个人发呆,父亲就教他做木偶玩,从那以后,他迷上了玩木偶,经常一个人玩木偶戏,编故事。
他文学的种子就是在那样自由而温馨的环境里破土而出的,14岁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写作欲望,从而取得成功。
所以你说,什么是有用,什么是没用呢?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还是只有读书、稳定的工作、赚钱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这样想就真的太短视了。现代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小时候整天玩游戏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电竞高手,每天只知道穿衣打扮的丫头开了淘宝店也能月入好几万。
人生真的有无限种可能,应该给孩子更多尝试和选择的机会,不要一开始就把孩子的人生局限在一条道路上。
2、无用也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有时候在育儿上也要有点“佛系”心态,不是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目的,少点功利心,时间长了可能会有意外的惊喜。
蒋勋说过:“要给孩子最好的音乐、文学和电影,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学校和家庭决不能成为养鸡场和养猪场,豢养一批只会考试的工具。”
你要知道,当孩子看到种子破土而出时的那种欣喜,绝对不是做几道题获得的成就感能取代的。
当孩子在大自然中看花儿败了又开,鸟儿飞来飞去,他们在自然中摔跤、流汗,在草地里打滚,大喊大叫,他们获得的认知一定比上识字班得到的多。
无用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允许孩子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比如阅读、旅行、看展览、听音乐会。浪费得起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领会生命与生活之美。
和孩子一起做点无用的事,你才可以轻松地战胜焦虑,有机会探索孩子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让孩子在无用之事中将身体放空,可以近距离和自己的内心对话,让他明白生活原来可以这么有趣。
3、带孩子一起去做无用的事
功利主义的教育的背后是家长内心的焦虑和恐慌感,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了。其实大可不必,能心无旁骛地做无用的事,本来就是童年才有的幸福特权。
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抛下这种焦虑感,对孩子多一点信任,理性地看待孩子的成长变化。见多识广,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这比“把孩子培养成各个领域对口有用的机器”更加重要。
分享几件无用的小事,和孩子一起在时间的“浪费”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吧。
1、带孩子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在乎孩子学到了什么,这种经历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体验。
2、让孩子观察日出和日落,看瓦蓝的天空,云朵的变幻,只是看就好,随便让孩子去想象。
3. 带孩子一起做一天家务,可以一起晾衣服、择菜、擦桌子,在每一件小事中互相分享心得。
4. 开始一种收藏,可以是捡来的石头,也可以是零食里面的卡片,尊重孩子的任何喜好。
5. 喂流浪猫,寻找城市里的其他小动物,家里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养一只宠物,哪怕金鱼、蚕宝宝都可以。
6. 去真正的庄稼地看看,闻闻土壤的味道,教孩子认认餐桌上的食物。
7 带他到大自然中去,去草地上打滚,玩得满头大汗。去公园观看蚂蚁搬家,别催他,
8、放学的路上可以教他观察自己的影子,看影子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看似无用之事,却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少的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