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实名制能否终结黄牛党
2010年的春运工作已经开始。和往年一样,如何能让出门在外的游子得到一张归家的车票仍然是大家操心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呼吁了多年的火车票实名制终于在广州铁路集团和成都铁路局两个试点所辖的站点全面实行,而关于这一举措是否能取得成功的争论,也随之而起。
推行实名制争议七年
火车票实名制从提出到作为一个措施真正得以实施,经历了7年的风雨和波折,并充满着争议,甚至直到今天,争议声仍此起彼伏。
据了解,最早在2003年7月10日,名为蔡松茂的作者在媒体上撰文,宣称“火车票实名制契机已到”,“为解决火车票难购的问题,建议实行火车票实名制,以打击倒卖车票的现象”。他的灵感来源于重庆的实践和铁路部门在非典”时期的做法。“‘非典’流行期,铁路方面采取填写健康卡的办法,一时上火车购票,进出站井然有序,再也见不到票贩子的身影了。”蔡松茂说。
几个月之后,2003年12月17日,当时的深圳代市长李鸿忠在该市的春运现场办公会上提出实名制的想法,他要求自己的下属们把这件事办好,确保每张车票都落入真正有需要的旅客手中。
当时的广深铁路股份公司总经理冯启富———他乃是铁道部直属单位广铁集团的员工,而并非深圳市官员———委婉表达了其中的难度,理由是实名制售票方式以前在铁路系统从未尝试过,短时间内启动,面临着非常多的技术制约。
正因为“当年的铁路售票系统,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2004年春运期间,深圳市并未能实行火车票实名制,而是采用了火车站内售票和站外集中售票结合的方式。在1月7日凌晨1时售票前夕,有大约4万人在通宵达旦地排队,在7个小时之后,100个售票口创纪录地售出近万张火车票。
作为全国铁路系统的主管部门,铁道部其实早注意到了实名制的呼声,但由于牵涉面复杂,一直对其作用抱怀疑态度。
2008年1月18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否定了实行实名制的可能。他当时列举了三个理由:一是实名制并不能增加一张票、解决运力紧张的问题,还是要靠加快铁路的发展;二是实行实名制可能给旅客增加更多的时间成本、增加了麻烦;三是实行实名制可能并不能像想象的那样可以彻底消除黄牛党,主要还是要靠公安对他们进行打击。
这带有定性性质的言论,并没有让实名制的呼声彻底黯淡下去。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黄光苗等代表提交火车票实名制的议案,建议铁道部、公安部、工信部应联手推动实施火车票实名制。在评论家童大焕等人看来,真正的转机出现在2009年1月14日。其时正值春运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有关春运火车买票难”问题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铁道部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