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中秋节的习俗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4-05 00:32:47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中秋节的习俗 兔儿爷

2、不同地区过中秋节的习俗

3、你所不知的东莞中秋节习俗

4、中秋节习俗 赏月的原因

5、有关中秋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6、猜你喜欢:

1、中秋节的习俗 兔儿爷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传说,老幼妇孺也都知道传说中月宫里有只玉兔,并逐渐将它人格化、艺术化、进一步神化了以后,形成了兔儿爷信仰,是古代月亮崇拜的一部分,过去每年中秋,人们祭月的时候,也不会忘记拜兔儿爷。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中秋节的习俗:兔儿爷。

近人金易、沈义羚所着的《宫女谈往录》中,记述了一位叫荣儿的宫女讲述的故事。当时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的那一年,慈禧太后逃出了京都,在逃亡的路上恰逢中秋,这位太后慌乱之中亦未忘旧礼古俗,便在寄寓的忻州贡院中举行了祭月之礼。

故事里说:“晚饭后按着宫里的习惯,要由皇后去祭祀‘太阴君’。这大概是沿着东北的习惯‘男不拜兔,女不祭灶’罢,‘太阴君’是由每家的主妇来祭的。”

“在庭院的东南角上,摆上供桌,请出神码来(一张纸上印一个大兔子在月宫里捣药),插在香坛里。香坛是一个方斗,晋北的斗不是圆的,是方的。街上有时偶然听到晋北人唱‘圆不过月亮方不过斗,甜不过尕妹妹的温柔。’可见,晋北的斗全是方的了。”

“斗里盛满新高粱,斗口糊上黄纸,供桌上四碟水果,四盘月饼,月饼叠起来有半尺高。另外,中间一个大木盘,放着直径有一尺长的圆月饼,这是专给祭兔时做的。还有两枝新毛豆角。四碗清茶,是把茶叶放在碗里用凉水冲一下。”

“就这样,由皇后带着妃子、格格和我们大家行完礼,就算礼成。我们都是逃跑在外的,非常迷信,唯恐有一点礼仪不周,得罪了神鬼,给自己降下灾难。所以一有给神鬼磕头的机会,都是争着参加,没有一个人敢拉后的!我和娟子是替换着来磕的头。”

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清代宫廷中祭拜月兔的规矩,虽说当时是在逃难之中,香坛只好用晋北的方斗来替代,但从心理角度说,因为人在难中,所以对神则更为敬畏和虔诚。

从这个故事看,清代宫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称做太阴君的。然而民间则不同,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这种称呼虽不如称太阴君严肃庄重,但却显得更为亲切。

据清艺兰生《侧帽余谭》:“都下例于中秋,家家祭月中之兔,尊之为‘兔儿爷’,逐利者肖其像如人状,有泥塑者、布扎者、纸绘者,堆积市上,几于小山,家人携小儿女购归,陈瓜果拜之。”这里说的“都下”是指北京一带,提到“家人携小儿女购归”则说明“兔儿爷”是小孩子把玩之物。

从这一资料提供的消息分析,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兔儿爷实是庄重不足而游戏有余,尽管略显对神不大尊敬,但却反映了民间敬神心理的异化。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2、不同地区过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不同地区过中秋节的习俗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相关文章:农历一月为何又称之为正月

春节吃年夜饭都有哪些讲究?|

春节的传说“熬年守岁”

解读:春节的传说“熬年守岁”

3、你所不知的东莞中秋节习俗

中国有三十四个省份,而省份里的城市就更多了。每个城市甚至每个城市里的市区过的中秋节各式各样。而且还有很多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在东莞过中秋节就有很多不一样的习俗,快来看看有哪些是你不知道的。

过去的东莞,一进入农历八月,人们就早早开始为中秋张罗了。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十三、十四,做母亲的会到女儿家里去“送中秋”,就是提前去拜节,必备礼品有:月饼、鸡或鸭、猪肉、鱼丸、香蕉、柿子、禾椂(柚子)、花生、菱角、芋头芋仔、灯笼和宝塔(盛东西用的陶制品)等。

“送中秋”时,往往是外婆提着大包小包地来到女儿家为女儿一家送上中秋祝福。但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日渐富裕,并不再追捧大鱼大肉式的中秋礼,也不再热衷于过节的繁琐过程,更多的人喜欢从简而过。

所以送中秋的礼品也随之从简。不过月饼、灯笼、芋头、禾椂(柚子)、花生、柿子等是不可少的。不过也有些只要有月饼和灯笼再多加个“红包”就算送了中秋。现在送中秋的热闹气氛已逐渐降温,比从前显得平静柔和得多了。

灯笼也是中秋节的主要角色之一,东莞还有中秋儿童提灯的风俗。传统灯的材料有红柚皮雕的柚灯,素馨茉莉花结的花灯。明亮的灯火带著阵阵的花果清香,使人爱不释手。但如今,灯笼的制作也正发生变化,上市的灯笼大多屏弃蜡烛而用小电池代之,不但更加明亮还可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

现在的灯笼多采用透明塑料胶制成,款式和品种可谓令人眼花撩乱、赞叹不止,日式的、中式的都有,如飞机、鲤鱼、卡通人物、八角花灯、走马灯、大小各异的红绸灯笼等。但对于中国古式的灯笼却难以再找得到,宝塔则更难得一见。

东莞中秋也有祭神的习俗,贡品多为月饼、炒田螺、香芋、菱角等。中秋节当晚,祭神活动开始后,全家老小就把所有贡品搬到院子里摆上,并在四周挂上灯笼,由长辈开始祭神,乞求全家人的幸福。焚香、点烛、烧元宝、烧炮竹祀神,接着祀观音、祖先、灶神、井神、门官土地、五方五土(地主爷),今亦照例而行。

在八月十五当晚,月上中天最圆的时刻,东莞也有传统的祭神、赏月活动。此前,要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首先,挂灯笼。一般多挂在家门口、趟栊、神台、天井,有天台的人家则竖一竹竿高高挂上;入夜时分即点亮各处所挂之灯笼,霎时,屋里、街上一片光辉。

然后,对着月亮出来的方向,摆齐赏月的一切果品;再后是动手煲金银鸭粥或鸡粥,接近赏月时辰,集齐家中小孩,炒一碟田螺及渌(烫)一些乌榄。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赏月开始。开始赏月时,立即焚香、点烛、烧元宝及烧炮竹、放烟花,同时对着月姑(亮)开禾椂(柚子)拜月姑。祭完神后,大家就开始一起赏月、尝月饼了。

另外,莞城中秋之夜有也拜宝塔之风俗,称为拜八仙。宝塔是一般陶器罐,圆形,罐外壁用多种颜色画上八仙画像,或时果,并要写“百子千孙”、“长命富贵”、“富贵吉祥”等吉祥词语,这种陶罐称为宝塔。

还要配上一件用麻骨串成纵五寸、横一尺六寸长方形的牌,用画上五彩八仙画像的纸裱于上,称为八仙牌。宝塔内须装花生(熟)、芋头(熟)、香蕉、柿子、月饼等,塔口上置一禾椂,宝塔旁摆着灯笼、果品、三牲,焚香、点烛、烧元宝、放鞭炮让小孩拜之。此形式是谓让八仙保佑孩子们好身体好运程,快高长大,和睦吉祥、聪明伶俐之意。

拜毕,始尝月饼、果品、品茶、啜田螺、吃乌榄。旧俗,月饼当由家嫂按人数切开,而且一定要切得分量相当,每人吃一块自己的月饼后,才可以吃别的食物。据老东莞讲,对着月姑吃田螺和乌榄,日后眼睛会更明亮。

最后的节目就是食金银鸭粥或鸡粥,直闹至深夜而兴不减。东莞青年未婚者也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小孩一般拜完月姑吃少许月饼、果品就上床入梦乡。还有一说,祀神和拜月用禾椂(柚子)和芋头芋仔是寓意为“和睦”、“富足”和“母子相连”合家团聚。田螺别名“攀桂”,月中有桂,蟾宫折桂,是考中巍科的典故,“蟾宫”,月也,故中秋之夜必吃炒田螺。

4、中秋节习俗 赏月的原因

中秋节的习俗中有赏月的习俗,在中秋月圆之夜陪着家人一起赏月聊天,那么在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老黄历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为什么要赏月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唐代《开元遗事》一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偕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径自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天,京城所有的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张灯结彩,出售时令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亦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高台观月,一些富贵人家,则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月饼、水果,或安排家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赏月叙谈。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5、有关中秋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中秋节粥饮食。”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除此之外,说起中秋节,大家一定并不陌生的就是吃月饼。那么有关于中秋节都还有哪些习俗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中秋节的习俗都有哪些?

各地中秋节的习俗: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

相关文章:解惑: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

中国元旦节都有哪些习俗?

盘点有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详解: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习俗作文  中秋节习俗英文  中秋节习俗英语  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