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五上庐山
李白先后五次来到庐山,写下40余篇诗词。他在走遍千山万水之后,评价庐山说,“予行天下,所游览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壮观也”。生性豪放的李白喜爱庐山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抱负远大,不甘归隐于山间,所以他的一生都在“隐”与“仕”之间苦苦挣扎,而五到庐山的经历恰恰是他这种挣扎的真实体现。每当他在仕途中受到挫折,庐山总会用宽容温柔的胸怀接受他,抚慰他的伤口,帮助他重拾自信,抖擞精神,再度出发。或许,李白的命运早已同庐山纠缠在一起。
仗剑去国,豪情万丈
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十五岁已赋有多首诗词,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唐玄宗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二十四岁的李白离开四川,开始了他的游历生涯。他带着一腔热血仗剑而行,路过成都、重庆、湖北,经洞庭湖顺长江而下,二十六岁(公元726年)初次来到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李白到此的目的,其一是看望在江州做买卖的兄长,其二是游览庐山。
“庐山”这个名字,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河渠书》里的“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但没有对庐山作过多解释,也许那时庐山已是一座众所周知的名山。庐山的美景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它的吸引力也是李白无法抗拒的。他第一次登上庐山香炉峰就被眼前美景所惊艳,并留下了《望庐山瀑布二首》千古绝句,特别是第二首七言绝句广为流传。“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这首诗里,开篇就营造了一个梦境或者说是仙境。他在头七个字里对瀑布一字未提,只告诉人们,阳光照在香炉峰上,朦胧的紫色烟雾笼罩了整个世界,仿佛山峰真的就是香炉,而云雾就是这香炉散出的轻烟。简单七字,瀑布的神韵尽在其中。然后才点出自己的位置和吟咏的对象:遥看瀑布挂前川。由“遥看”二字领出的这句,仿佛是一声惊叹,就像是李白不经意抬起头来,壮观的瀑布突然映入眼帘。“遥看”不仅将瀑布的空间感描写了出来,也显示了自然的伟岸和人的渺小。在这两句的铺垫下,李白在最后两句诗里完全飞了起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将庐山瀑布的雄伟绮丽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一首《望庐山五老峰》虽不比《望庐山瀑布》的知名度高,但也极有神韵。“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五老峰是庐山最高峰之一,也是庐山知名景点之一,因远眺山峰形状像五位老人并肩席坐而得名。正因为五老峰奇形怪状,容易使人产生想象,这对于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诗人李白来说,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发挥想象的机会。特别是“青天削出金芙蓉”一句,让人不禁要问,青翠葱茏的五老峰怎么会有“金芙蓉”呢?原来,当夕阳西下,只要站在五老峰东南,纵眼眺望,落日的余晖照在五老峰上,众峰突兀,仿佛一朵巨大的金色芙蓉,在天空下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