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如何把握爱孩子的尺度?如何避免溺爱孩子?你是否遇到过被宠坏的孩子?你的观感如何?
作为爸爸妈妈,你对自家孩子是“宠爱”还是“溺爱”?你知道被溺爱的孩子可能在适应学校环境上遭遇严重困难吗?在你家里,大人们对爱孩子的尺度是否有足够的默契?这篇文章,真心爸妈就分享一些我们对于把握好爱孩子的尺度、宠爱而不溺爱的观点和方法。
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阿德勒在他的名著《儿童人格教育》中多次谈到被溺爱的孩子在适应学校环境上会发生严重问题:被溺爱的孩子在家庭中往往成为中心、受到过分照顾和关注,而在学校,他无法得到同样多的关注,于是或者过分争抢好胜而内心脆弱,或者用恶劣表现吸引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这两样,都对孩子在学校甚至走入社会后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真心爸妈是出名的宠爱孩子们的,但一直以来也特别留意尺度,不把宠爱变成“过分宠爱”——溺爱。这么做,之前只是本能地觉得,溺爱对孩子不好,倒还没有把一些孩子在学校的不佳表现和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溺爱关联起来。阿德勒的观点,带来了新的启发,也加强了我们把握宠爱尺度的信心。
大人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尺度,让孩子既感受到爸爸妈妈足够的宠爱,又不会因大人您宠爱无度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下面是我们的理解。
1、不过分满足需求。
我们一直主张对孩子的需求要迅速满足,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充分的尊重和爱意,但同时也会留意,满足孩子需求时,不会“要一给二”,比如孩子想要生日礼物,爸爸妈妈就挖空心思去给孩子买昂贵的礼物,以给孩子“大大的惊喜”。
我们的办法是,尽量确切地和孩子沟通清楚他的需求,然后超出一点点来满足他,比如孩子小时候过生日特别喜欢要变形金刚,我们就会问他想要什么样的,然后在之前和孩子约定过的过生日“预算”内,尽量和孩子一起挑选到他们最满意的,可以用足预算、稍稍超出一点预算,但不可以超出很多。这样,孩子和大人之间,就会慢慢地就满足需求的程度达成默契。
2、不满足过分的需求。
有些被宠坏的孩子会习惯于对爸爸妈妈提出过分的需求,比如某样东西一次吃好几份、某样东西只能他一个人吃,别人都不许动等等。真心家的两个孩子,都没有提出过类似的要求,因为知道即使提出,爸爸妈妈也会明确地回答:“不可以。”
真心爸妈认为,孩子的过分需求一旦被满足,他就容易认为,这样的需求是合理的,是应该被满足的,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变得需索无度,而且这种需索甚至会延续到成年之后,那些为自己买车、买房、各种消费而榨干年老父母每一份钱的子女,他们应该就是这么被“满足”——“惯”出来的。而且过分的需求被满足一次,父母爱的尺度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让孩子学会等待
当孩子闹着说“我要如何如何,我现在就要!”时,你会怎么做?一些爸爸妈妈可能无论手头在做什么,马上放下一切去“遵旨”了。
我们没遇到过这样的事,但在平时,会特别留意让孩子学会等待。大人手头有事,而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时,我们会告诉他们:“稍等等,爸爸/妈妈这会儿正忙,等一下再来帮你。”孩子习惯了等待,就不会一有需求就火急火燎,一刻都等不得了。
4、让孩子了解和体恤大人的困难
我们会尽量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但有困难时,也会跟孩子讲清楚,如今天没时间、某某东西一时还找不到,或者目前的条件没有办法做到等等,让孩子明白不是他想怎么样,大人就一定能实现他的愿望。
比如现在外面正大风大雨,而孩子要大人出去给他办某事,你会答应吗?如果孩子缺的是明天上学要用的东西,我们会去,除此之外,我们都会告诉孩子:“现在风雨太大,开车出门不安全,要等雨停了再去。”
4、帮助,但不伺候
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会及时帮忙,但不会事无巨细地伺候孩子。
比如孩子们早晨出门用“鞋拔子”穿鞋,到现在我们还会蹲下来,帮他们拉一下“鞋舌头”,以方便他们快快穿好,快快出门,因为早晨那点时间实在经不起解开鞋带、慢条斯理地穿上个几分钟。但我们不会在头天晚上就帮他们把第二天的衣服准备到床头,几乎是孩子们上小学以来,他们就是每天自己到衣柜里找衣服来穿了。
5、你能做的,我不代劳
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孩子能做的,我们不会代劳。不帮孩子背书包、不帮孩子收拾书包、不帮孩子记作业,只要他那个年龄能做、会做、该做的,我们都不会上手自己去做。
真心爸妈觉得,如果孩子习惯了自己能做的事,爸爸妈妈也积极主动地代劳,他很可能成为懒惰的、事事都等着别人替自己完成的人。
6、尊重爸妈和其他长辈
一些孩子从小打爸爸、打妈妈,而且得到大人极其不当的鼓励,那么他很可能到十来岁时就成为对爸爸妈妈甚至祖辈乱开玩笑、出言不逊,甚至胡乱动手的孩子,到学校也很可能成为对老师极不尊重的学生。
这些在我们家都不允许。孩子一两岁时,要抬手打人,我们会捉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不可以。”孩子偶尔对爸爸妈妈用很不耐烦的语气说话,我们也会告诉他:“你这种语气很不好,对大人不可以这么说话。”孩子知道这些“规矩”,很小的时候起就不会和大人撕缠、拉扯、大吼大叫了。
7、玩儿可以,“作”不行
家里家外混作混闹的孩子,大多是溺爱的结果。很多孩子在家里作惯了,会误以为到外面,也可以同样作,小时候会让旁边的人很困扰,长大了,甚至可能自己作出祸事来。
孩子小时候,都会喜欢打打闹闹,我们会告诉孩子:玩就好好玩儿,不可以破坏。所以真心家俩孩子除了小时候会把爸爸妈妈衣柜裤架上的保护套抽下来当绳子玩、把自个的床当成蹦床,踩坏了三根弹力床板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可能被称为“熊孩子”的举动。
8、培养分享精神
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真心爸爸和孩子分享零食,有了两个孩子之后,能分享的东西,我们都告诉孩子要兄弟二人分享。现在两个孩子不但互相不争抢,还会想着爸妈,再爱吃的东西,只要爸爸妈妈不表示“我们不吃了,你们自己吃”,都会留些给爸爸妈妈。
我们理解,在两个或多个孩子的家庭中,分享精神可以帮助孩子避免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斗,而且也会延伸到他们对“爸爸妈妈是咱们两/几个人的爸爸妈妈”的理解;对独生子女来说,就更加重要,因为他们天生地独享了爸爸妈妈的关注,上学后比非独生子女更难适应“我不是唯一中心”的学校环境。
其实育儿生活中,还有很多细节,和爸爸妈妈爱孩子的尺度相关,真心爸妈就先列举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这几个。
总之,我们认为,“宠爱”是必要的,爸爸妈妈要让孩子在有充足爱意的环境中长大,帮他们成长为有足够的爱的能力的人,这样他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幸福。但“溺爱”是无益的,孩子不可能一生呆在爸爸妈妈的羽翼下,别人也不会无原则无尺度地溺爱您的孩子,父母爱子无度,不但不能让孩子的未来更美好,反而会为他适应家庭之外的环境,带来很多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