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4岁的小悠悠在自己玩着超市结算机。我和悠悠妈妈坐在她的左右两侧。
“姐,我今天用衣架子狠狠地打了宝宝的腿~”悠悠妈妈说得轻声细语,好像怕孩子听到。
“她今天在楼下小区里的小卖部背着我拿了店家的巧克力糖,被我人赃俱获。当着别人的面,我忍住,没有教训她,回家之后,越想越生气越不安,人家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要是不好好管教她,以后怎么了得!于是下了狠心打了她好几下,让她不敢再这么做!”
但悠悠妈妈的不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你说,这到底要怎么教,怎么管?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但是还是很担心她还会再犯,怎么办?这种行为,说不好听点,就是‘偷’!”
不知如何是好的悠悠妈妈一声叹息。
其实,如果大家仔细回忆下,不少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或多或少有偷偷拿过亲戚家、朋友家东西的经历——未经允许动别人的东西的行为,在大人眼中是为“偷”。
但对于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可能只是大脑萌生了“想要”的念头后,直接产生行为反射——这个年纪的孩子,很多都还不具备完全的行为控制能力,也不清楚“偷”和“拿”之间的区别,只是想吃糖、想要漂亮东西的想法占了上风。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孩子有不经允许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爸爸妈妈们可以坐视不管。只是,我们应该首先追根溯源寻找原因,然后再寻求解决之道。
壹丨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不随便贴标签
学龄前的孩子,偷拿东西,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边界感不清”,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他们还没有建立完整的认知能力,更无法分清“你的”“我的”物品,缺乏“物权”观念。
所以,当孩子拿走别人的东西时,他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这是谁的。这种行为尚且不能称之为“偷窃”。
大人不要轻易地给他们贴上含有道德观念的标签,如“偷窃”“小偷”等不良影响的词语,免得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即使有小部分孩子真的有意偷窃,家长在大发雷霆之前,也一定先理性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偷窃是匮乏感引发的行为,物质匮乏和心理匮乏,后者尤重。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不打骂,少定规矩;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依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不装穷也不充阔),让孩子经常感觉父母的宽容和爱,而不是控制,那么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去偷。
贰丨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沟通
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之前,先真诚地请求孩子陈述一遍事情的经过,鼓励孩子说出真相,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接纳他当时的感受,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一过程确保爱的信息得以传递,让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亲密和信任。
反之,剑拔弩张的情绪和盲目的惩罚会产生距离和敌意。
树立物权意识
父母要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物品的权利,别人的东西必须经过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包括孩子自己的玩具,如果不想给别人玩,也有不给别人玩的权利。
教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被偷人的感受。告诉孩子:“你看,你的东西未经你准许就被拿走了,你很生气也很伤心。如果你没有经过别人同意把东西拿走,别人也会很伤心。”
教孩子怎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通过和爸爸妈妈协商,获得支持;或者教孩子从自己的零花钱里分出一部分,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鼓励孩子承担责任
父母在第一次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之后,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东西归还并向别人道歉,让孩子分清对错后,要积极弥补错误。比如:
用压岁钱来抵;
做额外的家务;
停止一段时间的零花钱,用来偿还等。
弥补错误的过程不是惩罚,是体验自然结果,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
一个“偷”字,让父母心惊,但孩子的世界还没有那么复杂。爸爸妈妈一旦发现孩子有“顺手牵羊”行为的时候,要冷静下来好好沟通,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动辄打骂,而是需要理解、关爱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