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幼小时粗心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粗心若是体现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上,这就叫父母着急了。文章分析了孩子粗心的一些缘由和父母对孩子粗心行为的误解,希望能帮助克服孩子粗心的毛病。
造成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么呢?
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粗心与注意力有密切的关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视知觉把收到的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分析时,信息会受到干扰,就容易出现错误、遗漏或遗失,从而导致粗心问题的出现。孩子计算或写作时粗心,可能是注意力分配落后,无法同时写和想,也就是说他不能将自己的精力很好分配于两件事物上,而出现马虎的错误。其他方面孩子粗心是属于注意力保持时间短,不能专心投入,就会出现马虎。
2、孩子学习或做事的动机不强。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和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背景。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认知活动造成不良影响。缺乏动机,情绪低落,往往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恍懈。如孩子比较贪玩,看是在做作业,心里却想着同小伙伴玩耍,盲目追求速度快,因此心不在焉,错误百出。
3、孩子的性格所致。
有些孩子是急脾气,干什么事情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另外,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
4、父母对孩子的不良心理暗示。
孩子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有时无论他们如何努力,结果都会不尽如人意,父母就会对其加以教育和指责,比如说粗心被认为是不认真,意志不坚定等等。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影响下,大人倾向于以更大的压力来矫正,比如打、骂、处罚,当我们施加过大的压力时,孩子会充满挫折感。
父母对孩子粗心行为的误解
大多数孩子原本是不希望粗心的,但是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因素导致其粗心行为的产生。有时,孩子的粗心并不是父母表面看到的那样,所以请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
1、误认为孩子主观不努力
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大家数家长都会把它归结为不认真、太马虎、缺乏对学习的责任心,是主观不努力造成的。其实不是,家长们冤枉孩子了,不是孩子不想好,而是能力没达到,也就是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所引起的。
学习能力发展失衡是指智力正常,但是由于学习所涉及的心理机能的缺乏或发展没有达到同龄水平而无法掌握学校的学习环节,出现听、说、读、写、算以及更高层次的思维上的困难,随着问题的聚集和年龄的增加,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和情感上的发展。因此,孩子出现粗心的问题,不要不味的责怪孩子,更多地要从孩子的学习能力方面找原因。
2、片面关注学习习惯,忽视做事的条理性
家长往往重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而忽略了让孩子养成做事的条理性。其实,学习上细心的习惯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与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做事丢三落四、缺乏条理、不能坚持到底的孩子,往往在学习上容易出现粗心的问题。
3、过度单调的重复,引起心理疲倦
过度单调的重复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厌倦,从而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破坏孩子的求知欲。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