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对话当事人 对话当事人张波叶诚尘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5-29 22:06:49
The Beginning

今年年初,在励志电影《热浪滚烫》中,贾玲扮演的杜乐莹从210斤的人生谷底,减重100多斤参加了拳击赛,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没想到电影里的剧情居然照进了现实:近日,34岁的重庆女子汪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通过合理膳食和科学健身,自己从203斤的糖尿病患者“变身”为108斤运动达人。

视频中汪女士不仅是身材、颜值变好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惊叹:“太励志了吧,怎么办到的?”不过也有网友质疑:“图片合成的吧。”

5月29日,在重庆市南岸区的一家健身房里,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采访了汪女士以及她的教练、身边人,了解了这个重庆版的“热辣滚烫”是如何办到的。


5月29日,汪女士在健身房进行力量训练

立减肥目标被好友“抵黄”

5月29日上午10点,当记者来到汪女士经常锻炼的健身房,身穿健身服的她已经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杠铃自由举锻炼了。她的动作非常熟练,双臂有训练痕迹,一看就没少练器械。

完成一组动作后,汪女士才停下了动作,她一边擦汗一边告诉记者:“不好意思久等了,现在运动已经形成了习惯,几天不练就浑身难受。”

聊起减肥的开端,汪女士用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一条发布于2021年11月13日的朋友圈旧照,她在时代天街的一家餐厅吃了麻辣香锅后,立下了一个目标:“最后的美食夜,明天过后,拒绝一切高热量食物!”

有趣的是除了众多好友点赞外,也有好友在评论区“抵黄”(重庆方言,意思为跟汪女士唱反调、较真):“不信!”面对朋友的揶揄,汪女士坦言:“当时确实无力反驳,因为我说减肥很多次了,结果每次坚持不到一个月就管不住嘴了。”

听汪女士说起体重话题,她的丈夫毛先生感触良多:“2015年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她(汪女士)才140斤。可结婚之后她没注意控制饮食,工作累了就吃夜宵,还喜欢喝可乐,吃冰淇淋、薯片、甜品等高热量食物,加上缺乏锻炼,体重一路狂涨,到了2021年我发现她明显长圆了。”

“长圆了”是什么概念?汪女士表示:“当时不仅是我老公,很多朋友也这么说,整得我也有点焦虑。平时走在路上,感觉很多人看到我以后都目光躲闪。我平时从不自拍,也不敢去称重。等到2021年11月14日决心减肥称重时,我自己都吓了一跳,203斤!”

让汪女士感到焦虑的不仅仅是体重,还有肥胖导致的各种不便,据她回忆:“原本我是做销售的,长胖之后就被公司安排到了幕后,做新人培训;同时胖子特别怕热,每年从3月开始,我就得开空调了,而且即便开18℃也觉得热。”毛先生则透露:“每次买衣服也很麻烦,外套只能买男款运动装,贴身衣物也只能穿孕妇款。”


2021年11月13日,汪女士宣布减肥结果被好友“抵黄” 受访者供图

减肥只因“真的胖够了”

为了能够减肥,汪女士想了很多办法,据她透露:“针灸、推拿、包药、代餐、减肥药我都试过了,但都效果有限,最多减个10多斤,坚持不下来又复胖了,我干脆就听之任之不折腾了。”

可是2021年11月13日立下目标后,汪女士真的开始找私教带着她健身减肥,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终于实现了逆袭。这次为何能坚持到底?汪女士表示:“我从工作后100多斤开始长胖,一路长到了200多斤,胖了差不多10年了,真的胖够了!”

不过能有“胖够了”的感受,和一场意外密不可分,毛先生告诉记者:“2021年5月的一天,我凌晨接到老婆闺蜜的电话,说她(汪女士)晕倒送进医院了……”急急忙忙赶到医院,毛先生才了解到,原来当天朋友聚会,汪女士喝了不少含糖的饮料,吃了一些热量不低的小吃和零食,就突然出现了下肢无法移动的情况。被120送到当地一家医院急救后,她被确诊为酮症酸中毒。“我还记得当时的血糖超过了24mmol/L(正常空腹血糖值为3.9-6.1mmol/L),医生非常严肃地跟我说,再不控制体重,进行降糖、降血脂治疗,我出现酮症酸中毒、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几率很高。”汪女士补充道。


长胖到200斤的汪女士

为了进一步治疗病症,汪女士随后前往西南医院进行了系统检查,最终确诊为Ⅱ型糖尿病,还因身体过于肥胖,出现了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为了降糖、降脂,格列齐特片、二甲双胍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成为了她随身携带、必须服用的药。每天都要与药作伴,还要按照医嘱控制米饭、面等碳水主食的摄入,汪女士终于下定决心要瘦下来。


长胖之后汪女士只能穿宽松的衣服 受访者供图

减肥秘诀是三分锻炼七分饮食

2021年11月14日,汪女士开启了减肥计划,她在网上找到了一位私教,每天往返55公里,从南岸开车到渝北健身。她还记得第一堂训练课之前,除了称出了203斤的体重,还看到了一条激励她减肥的标语——“人在吃秤在看”。

因为体重严重超标,那位教练对汪女士的训练安排是先做40分钟的拉伸、静力训练,随后上椭圆机慢走锻炼。慢走的时间也是循序渐进,从首次训练的30分钟逐渐增加到后来的1个小时。汪女士告诉记者:“我真的很感谢第一位教练,他一直监督、引导我科学减重。我体重减到150斤之前,一直没有上过跑步机,有效避免了我的膝盖磨损;同时他还强调饮食控制比锻炼消耗更重要,减肥是三分锻炼七分饮食,这也是我成功减肥的秘诀,每天我都会把吃什么发给教练监督。”

在记者的要求下,汪女士分享了她的日常饮食:早餐冲调麦片或生可可粉(2勺)、煮鸡蛋(1个)和坚果(10-15颗);午饭和晚饭保持1拳头主食、1拳头肉、1.5拳头蔬菜的配比。常吃的主食为米饭、玉米、紫薯、土豆;肉类主要是牛排、鸡胸肉、鸡腿肉、虾、淡水鱼;蔬菜主要是西兰花、空心菜、水白菜等应季蔬菜。“我基本是按照地中海饮食吃饭,每天少油少盐,肉类一般都是水煮或者橄榄油、核桃油炒,调味只用盐、醋、蒜、小米辣这几种调料。”

对于重庆人最爱吃的火锅,汪女士坦言:“我也是火锅爱好者,减肥前一周至少吃2-3次。可从2021年11月14日开始减肥后,我一直到2022年1月30日,才奖励了自己一顿火锅。按照教练要求,每样菜从锅里捞出来后,都用白开水涮了一遍。调料我也没放油,只放了盐、醋、蒜和小米辣。”

注射司美格鲁肽是最近几年医生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减重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有网友怀疑汪女士是否也打了这种药,对此她回应道:“我没有打司美格鲁肽,因为我的甲状腺有问题,不能注射该药。”


健身过程中汪女士记录了自己的身材变化 受访者供图

减肥收获健康和信心

减肥最容易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平台期,这个时间里即便保持运动和控制饮食,体重仍然不会明显下降,还会因身体自动减少了消耗,出现身体冷、乏力、睡眠不佳等问题。

汪女士自然不会例外,也遇到过很多次平台期。其中印象最深的是2022年2月,她在150多斤待了近2个月。“150斤前我减重都很顺利,从203斤到150斤只用了近3个月,可150斤体重差不多2个月没变,当时我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过年吃了一顿火锅就被惩罚了。后来跟教练沟通,才知道是平台期。我平时工作就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所以我就默念我才是身体的主人,小小平台期必须拿捏。这次火锅不吃了、炒菜不吃了,还加大了训练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2年5月汪女士的体重降到了140多斤,这次她发现了新的生活乐趣。据她透露:“以前长胖了以后,我的生活圈子就变小了,基本只和老公和闺蜜一起玩,害怕和陌生人见面。可当我体重降到140斤后,可以跑步以后,我首次报名参加了飞盘活动。这次活动让我体验了运动的魅力,后面开始更多参与到运动当中。”


2022年汪女士参加了飞盘活动 受访者供图

从汪女士的朋友圈记录来看,她在参加了飞盘活动之后,陆续参与了户外瑜伽、桨板瑜伽、徒步等运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毛先生表示:“她不仅是人更自信了,脾气也变好了。之前胖的时候,因为肥胖导致的各种不顺心的事情太多,我们经常拌嘴;后来她减到140斤之后,我们关系就融洽多了,每天除了干好工作外,更多是思考去哪儿徒步,尝试什么新运动。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是尝试攀岩,已经报班了。”


汪女士现在仍保持每周2-3次健身

汪女士则表示当她用一年的时间将体重减到120斤后,收获了惊喜:“我记得2023年2月去西南医院复查的时候,有三个月没见的医生说都认不出我了,而且我各项数值都恢复了正常,达到了糖尿病缓解,不再需要每天吃药了!”


运动让汪女士重拾了健康和信心

体重减到120斤之后,汪女士将健康饮食和科学锻炼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至今仍坚持地中海饮食和定期锻炼。虽然她的训练量从练3天休1天减到了每周2-3次,但体重还是稳步减轻,现在只有108斤。

最近汪女士将这段经历做成短视频发到了抖音和小红书,结果不少网友都惊叹于她身材和颜值的变化,对此她表示:“其实不止是网友这么说,身边朋友也这么说。以前很多人都喜欢叫我‘汪胖妹’,现在他们都调侃我说应该改个绰号了。最近我的锻炼计划是增肌塑形,让身体更结实一点。”

现在指导汪女士塑形的健身教练小杜,在2022年1月认识了汪女士,据她透露:“最初我认识她(汪女士)的时候,她还有160多斤。那时候她还不是我的学员,她的一个闺蜜是我的学员,所以我们经常碰到互相加了好友。后来看着她从160斤、150斤、140斤……一点一点瘦下来,直到她减到110斤后找到了我,让我帮忙塑形,于是我带着她做体能和力量训练。她是我见过最有毅力的学员,也是真实减重最多的。希望她的经历能激励更多人运动起来,用健康的方式锻炼身体,远离肥胖和疾病。”

上游新闻记者 赵映骥 文 钱波 图

THE END

TAG:减肥  减重  健身  塑形  重庆市  好身材  控制体重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