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这些暗示给孩子传递了负面的、消极的信息,你有吗?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5-23 15:00:35
The Beginning

有的时候,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给了孩子负面情绪。这些暗示给孩子传递了负面的、消极的信息,你也有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公交车上,外面下着雨,人很多。

一个孩子拖着一个很重的拉杆书包上车了。他机灵的从前到后瞄了一眼,果断地走到了最后一排坐位前。他看到靠窗边的那个座位是空的。

他把书包从旁边一个大爷的脚边往里面挤了两次,没有动得了半分。他用双手提起书包准备举起来,可是,车子在行进之前,他没有手可以扶着随时都可能失去重心,于是只能举起来一点点又不得不放了下来,他无助地看着那个大爷,欲言又止。

旁边的大爷只要稍微挪动哪怕一只脚,或者扶一下孩子,他可能就能进去了。但是,大爷并没有动半分。

我看着孩子着急的样子,走过去帮他把书包提起来,让孩子先进去坐着,然后把书包递给了他。

看着这个孩子,我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每天背着重重的书包去上学,没有位置坐的时候,不由得感叹:哎,现在的孩子也是可怜!

“那老人就不可怜了,还应该让着小的!我最讨厌装善良的人!”大爷突然很生气地瞪着我,说了这么大一句话,弄得我莫名其妙。

但我还是习惯性地跟大爷说:“对不起啊,我没有这个意思!您别误会”,可事后我想,我为啥要说对不起啊,我真的没有说什么呀。

这位大爷之所以这样生气,就是因为他容易受心理暗示。

当我说孩子可怜时,大爷却认为我在暗示他没有帮助孩子,或者说没有哪怕挪动一下自己的脚,可以留一小小的距离,让孩子可以进去坐。

他的内心与外在的行为不统一时,把我的一句感叹当作了对他的批判,产生了被暗示的认知和情绪。

一、什么是心理暗示?

法国心理学家伯恩海姆认为,“暗示就是受暗示者把别人暗示的观念接受过来,并在动作中加以实现”;

日本心身医学家池田茨朗认为,爱暗示“就是一个人不加批判的接受他人语言和其他刺激而产生的特定的知觉、观念、情感或行为的现象”;

我国著名的催眠专家丁成标认为,“所谓暗示,指个体无意识中接受了他人(包括自己),环境以及非自然的方式 向期发出的信息,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二,父母是怎样给孩子传递负面、消极暗示的?

孩子,因为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且对大人的语言和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学龄前的儿童也比较自我中心,他们不能听懂或看明白大人们之间的“眉来眼去”,更不能了解大人们“好孩子是别人夸的,不是自己夸的”这样的谦虚原则。

但孩子的心是最敏感的,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爸爸妈妈心中的地位和形象。他们希望自己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

1、夸别的孩子,没有夸自己孩子

常有妈妈们说:我家那孩子,我现在都不能夸别人呢,当我说谁谁的画画的很好看时,她就会很生气,说妈妈就是觉得她的画画的不好看,有时还会为此大哭一场。这时妈妈们都会温柔地抱起宝贝说:“你在妈妈心里当然是最好的啦!”孩子这才破涕为笑。

虽然,我们无论是出于礼貌还是发自真的夸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我们的孩子往往会受到暗示,认为我们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自己家的孩子不好。

这还只是夸别人,并没有不夸自己,孩子就这么在意。

2、当着孩子的面,诉说孩子的种种“不好”

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当客人说:“你家的孩子真不错,学习又好,又听话!”这时,妈妈们出于一种谦虚,可能会说:“哪有你说的那么好,脾气来了还不是很不听话,成绩也是时好时坏,”也有时是诉说加抱怨式的:“你都不知道,他从来不叫人,一点都不懂礼貌;他胆子很小,不爱吃饭”

大人的这种说话方式,会让孩子爱到暗示,认为自己就是那样的人,甚至认为你期望他成为那种胆小的人。他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这种你给予孩子的暗示,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认知,也让他为自己的不够勇敢和不想吃饭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同时,也可能让孩子产生功能性失调,他怕自己的改变会失去了妈妈的关爱。

孩子会想:反正我就是胆小,我是不爱吃饭,不爱吃青菜的人。我就是这样的,妈妈一直都是这样说的。如果我突然爱吃饭了,妈妈就不会管我了吧,他再也不会给我喂饭了;我要是胆子很大,以后妈妈就不会这么陪着我了。

3、威胁性的语言

当孩子调皮的时候,不听招呼的时候,不要对孩子说以下这些话:再不听,妈妈就不要你了;再不安静下来,就叫警察来把你抓走;不好好穿衣服,医生就来给你打针的等类似的语言.

语言的暗示,是心理暗示中最有力量的一种,孩子最害怕的就是爸爸妈妈不要他。如果经常这样说,孩子的内心会有极强烈的不安全感 、深深的恐惧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语言冷暴力,会对孩子的性格造成不良的影响。孩子离开了家庭,是没办法独自生存的,这种连生长的需求都要受到威胁和伤害,孩子如何能有安全的心理依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而那些“再哭,让狼来把你叼走,再闹,坏人来把你抓走......”这些话,真的不能说。经常这样说,孩子就不敢出去,走到哪里都不会自信、乐观、落落大方。

古老的故事,留下的是警醒、反思!

以前,我的妈妈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的孩子天天晚上哭,孩子父母被吵的实在受不了,就说:“你再哭,我就把你扔到外面让狼来吃了你!”可孩子太小了,第二天晚上又那么哭,孩子爸爸一生气,打开门,把孩子扔在了门外,慢慢的他们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了,以为孩子睡着了,就打开门准备把孩子抱进来。可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他们打开门,外面并没有孩子!

第二天,村子里传言,有人听到山上有婴儿的哭声,有人说听到狼叫声,有人说看到了某处有很多的血迹,还有孩子的一只脚,头发,各种传言,让人想想有点不寒而栗。

到底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还是大人们编来哄孩子的谎言,我们无须去计较和争议 。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在孩子面前的语言、用词。不要在无意间,传递给孩子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暗示。

除了语言,还有表情、肢体等方面的暗示,对待孩子,我们要放低自己的目光、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我们的意思。

三、利用暗示的两面性,给孩子积极的、正面的暗示

当我们知道,孩子比较容易受到心理暗示,那么,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暗示,给孩子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暗示。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胆子变大,希望孩子可以好好吃饭,也可以当着客人的面说:我们家宝贝最近越来越自信了,吃饭也比以前吃的快、吃的多了,看来他是真的又长大了!

当我们需要孩子安静的时候,也可以说:“请你安静下来好吗,妈妈爱你!”

想一下我们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明知道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可领导却在大会上总结发言时说:某某这一次工作完成的还不错,比以前更细心了!

那我们是不是在工作的时候,真的会更认真负责,更细心周到呢!因为,我们都期待自己在他人心中有一个好的印象。我们知道,领导期待我们成为怎样的员工。

带孩子,也是为人处事的一部分。多一些对孩子的了解,结合我们自己的生活、工作,思想以及感受,也能够察觉到自己的问题,用一种最好的方式去教育、引导孩子。

爱之深、责之切!情急下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我们是不是都有过。这真的是需要我们去改变的。

自己的孩子是要别人来夸的,哪有自己去夸的,这些观念应该有改变了。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一定要注意我们的说话方式。孩子有时并不知道大人们的说话究竟有几层意思,因为小孩子是没有这种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

THE END

TAG:孩子  暗示  自己的  妈妈  大爷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