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妈妈,你会死吗?”家长给孩子上“死亡教育课”很重要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5-28 00:01:12
The Beginning

死亡,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你是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的?死亡教育你有做过吗?

死亡教育一直缺位

死亡,在我国一直是忌讳谈论的事情。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我想,应该有90%的父母,没有认真跟孩子聊过死亡这件事。

我有个朋友来自南方的一座城市,她说,从小家人、邻居对死亡的谈论都是忌讳的。在她的印象里,死亡是不吉利的,阴暗的,甚至可怕的。如果哪家有人去世办丧事,一般人都会绕远道避开以免沾了晦气。以致于让她从小对祭祀祖先的祠堂产生恐惧,不敢靠近。即使有亲人陪伴,依然对神堂感到害怕。我在妈妈群里问大家,小时候你们的父母有告诉你死亡是什么吗?一位妈妈说,小时候家里的一位姑奶奶去世了,她问她妈妈,姑奶奶怎么了?妈妈告诉她,姑奶奶睡着了。从此她就以为睡着了就会死掉,每天不敢睡觉,早上睡醒时都庆幸自己没有死。

看到这样的故事是不是觉得有点可笑?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不止这一两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死是一个很忌讳的词,甚至将死亡鬼神化,大家从不会正面或者认真谈论,更不会正确告诉孩子,死亡是怎么一回事。

死亡,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在国外,大家对死亡的态度与中国很不一样。

这是作家张丽钧的一个经历。张丽钧到德国一个美丽小镇下榻,发现在离所住的旅馆不到100米的地方就是一个墓园!同行者都很气愤,觉得被安排住在这里是遭到了歧视。后来又发现,她所住的小旅馆住满了德国本地人,德国的墓园多建在城镇的“黄金地段”,他们不怕“鬼”,愿意与死人朝夕相处。

那里的墓园跟中国阴森冷寂的墓园截然不同,德国的墓园里,鲜花触目皆是,高大茁壮的苹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树下,是一条条原木长凳,那长凳边缘的幽幽亮光,是常年光顾这里的人们弄出来的可爱“包浆”。只有对同类充满深度好感的人,才可能将墓园当成百游不厌的花园。

外国人之所以会如此坦然对待死亡,我想得益于他们从小对孩子进行的死亡教育。在国外,死亡教育已经发展得跟成熟。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都逐步开设了这门学科。在纽约的幼儿园里,如果班级共同养育的金鱼死了,幼儿园老师会召集孩子们给金鱼办一场“葬礼”。追悼会上老师会引导孩子进行关于死亡的讨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解答孩子的疑问。最后一起埋葬金鱼,认真对金鱼说再见。老师还会让孩子做纪念金鱼的画册,将孩子想对金鱼的话写进去,给思念一个寄托的地方。

不仅幼儿园,在小学,学校还会特意安排死亡教育课——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到殡仪馆体验死亡。这样的事,如果放在中国绝对是忌讳的。但是在美国,不仅让家长去殡仪馆,还会让家长在同学们的注视下,自愿躺进棺材里体验死亡的感觉。

在英国德国的小学,殡葬业工作人员或护士会教授人死时发生的事,并让学生模拟遇到父母车祸身亡等情形时如何应对。这样的死亡课堂,在欧美国家很普遍,但在中国几乎是零,以致于在面对死亡时,居丧反应过度。

我的一位员工,曾跟我分享他的经历。在他读大二的第一个学期,父亲在大年三十时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进医院抢救,当晚住进了ICU。头顶插着一根管子,不能动,不能说话,眼睛只能微微张开。那个新年是他有生以来最难过的一年,既要照顾命垂一线的父亲,还要安慰伤心过度甚至绝望的母亲。

由于当地医院医术有限,父亲一日日躺在ICU里而无法得到进一步治疗,手脚逐渐僵硬,曾几次颅压过高抢救。他从亲戚口里打听到邻省某市的脑科专科医院医术高明,当机立断给父亲办理转院。医生告诉他,如果晚一点转院,他父亲就有可能永远就躺在那了。他说,那是他最近距离地接触死亡。

父亲在脑科医院得到专业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但这件事带给他的冲击是,那年春天他每天晚上做噩梦梦见父亲死去,从噩梦中大哭着醒来,很想知道父亲近况但又不敢给家里打电话,回家后不敢待在父亲出事的房间里,他一度难以接受父亲生病这件事,至今仍偶尔会梦见父亲。

人在死亡之际,身边的亲朋好友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反应,这叫居丧反应。居丧反应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度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人居丧反应时间很短,有的人则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最严重的居丧反应一般也就持续约两个月左右。没有接受过正确的死亡教育的他,久久难以从这件事中走出来。如果从没有给孩子认真谈论过死亡,遇到亲人去世、宠物的死亡,孩子也许会像他一样,难以承受,甚至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心理疏导。

只有正确地认识和面对死亡,明白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真正体验过死亡,才明白生命所赋予的意义,在面对死亡时懂得如何面对、处理和调适情绪,才会更加懂得尊重生命,珍惜身边的人或物。

我们都缺乏给孩子上一堂关于死亡的课。

如何跟孩子谈死亡

很多父母会回避甚至忌讳和孩子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无法从容地和孩子聊所爱的家人不在人世的事情,在孩子面前刻意隐藏自己的感情。你是不是曾经这样跟孩子解释亲人的离去?

他睡着了。

他离开了。

他去了天堂了。

他去旅行了。

......

今天以后,当我们给孩子描述“死亡”时,请不要用隐晦的比喻跟孩子解释了,这不仅没有解释清楚还会让孩子更困惑,对死亡产生幻想。

他为什么会睡着醒不来?我睡着了会死吗?

他离开了还会回来了,他离开了去哪里呢?

天堂在哪里,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万一孩子也想去天堂呢?

没有说再见的远行,孩子不知道亲人为何远行,是否回来,何时回来,对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冲击不亚于说“我不要你了”。

要通过让自己能够谈论死亡和临终,让孩子也能谈论。坦率的谈论生命垂危的人,鼓励孩子探望临终者,给予临终关怀。

如果亲人去世,作为家长不要隐藏你的悲伤,让他们看到,悲伤没关系。

当孩子面对暴力导致的死亡,尽量引导他们讨论自己的恐惧和忧虑,引导孩子可以寻找身边的亲人、朋友老是谈谈,写日记表达痛苦。

允许孩子一起参与料理后事。比如家里有宠物死了,让孩子参与计划一个合适的仪式和葬礼,让孩子讨论他们对于死亡的看法,鼓励孩子表达他们与这只宠物共度时光的感受,感谢宠物带来的快乐,一起埋葬宠物,或者制作纪念相册纪念宠物。

不同阶段的死亡教育

不要期望孩子能够一下子理解死亡。不同年龄的孩子生活经历不一样,他们对死亡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

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有分离焦虑,难以理解分离和死亡的区别。不要跟孩子说亲人离开了,应该用更具象化的事情来描述死亡,比如他死了,他就不能呼吸了,不能吃饭了,也不会走路了,不会笑等,用一些基础的生活需求跟孩子解释死亡, 孩子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等到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对死亡提出新的提问,再来深入解释死亡。

3-5岁的儿童,可能会以为死亡是短暂的,就像奥特曼机器人没电了,充电就又活了。这时候简单、诚恳地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普遍的,是不可逆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并安抚孩子。

这个阶段,可以借助绘本或者动画片、电影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比如《爷爷变成了幽灵》。讲述一个男孩艾斯本,他最喜欢的爷爷去世了,他感到很伤心。一天晚上爷爷变成了幽灵回来了,每天跟艾斯本玩。艾斯本有本关于幽灵的书,书上说如果一个人去世时忘了做一件事,才会变成幽灵。于是艾斯本和他一起想。他们回忆起了很多快乐的往事。最后爷爷想起来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互相说了再见后,爷爷走了。

这个绘本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死亡,明白死亡是我们必经的一个过程。死亡是一场告别,教给孩子面对死亡的态度。

再比如前段时间大热的皮斯克制作的以墨西哥亡灵为题材的动画影片《寻梦环游记》(原名《coco》),也是一部非常棒的关于死亡教育的影片,死亡这个严肃的话题,它用欢乐的节奏,轻轻松松地讲给孩子听,而且很多孩子听懂了,看哭了。

《Coco》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人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你停止呼吸;第二次是注销你的ID;第三次是没有人再记得你。影片的明线是热爱音乐的小男孩米格为追求音乐梦想,在亡灵世界里与落魄乐手埃克托经历的一段奇妙旅程。暗线是米格的曾奶奶Coco这个90多岁的老人原谅自己父亲的一生,怀念父亲,等待父亲回家,到逐渐忘记父亲,最后被曾孙子米格的一曲《remenber me》唤起对父亲的记忆,埃克托也因此在亡灵世界得以存在。全程贯穿家庭和亲情,令人动容又感到温暖。推荐!

5-9岁的孩子已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的终点,需要给予孩子安抚,鼓励他们寻找身边可信任的人宣泄自己的情绪,参与外部的活动,给予他们心理支持。

9岁以上的孩子基本能正视死亡。父母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人类生老病死的规律,告诉孩子们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也能通过捐献器官让其他生命得以延续,死亡并不是完全无意义。告诉孩子生命是美好的,应该珍惜、享受生命。

妈妈你会死吗?

应该很多孩子都有问过父母这句话吧?当孩子知道自己的父母会变老会死的时候,他们都会很伤心甚至哭泣。就像《爸爸去哪儿》里Jesper听到别人告诉自己,爸爸会变老时,他十分抗拒。

父母变老意味着会死亡。这样子告诉他或许更好: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但要肯定告诉孩子,妈妈离死亡还很远,妈妈还会活很长时间一直到他长大结婚变老。如果孩子担心没人照顾他,告诉孩子,他的身边还会有很多爱他并且照顾他的亲人,永远爱他。

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在《与孩子谈死亡》中曾说过:“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更高阶的意义在于,死亡教育也是一场生命教育,珍爱生命,珍惜身边的人事物。

THE END

TAG:孩子  父亲  还会  自己的  的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