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父母情绪稳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6-21 15:01:36
The Beginning

在生活中夫妻吵架是正常的,可是当着孩子吵架的影响是极坏的,这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父母情绪稳定,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幸福就像一场接力赛,人的一生,如若要幸福,除了要付出努力,还需要上一代人给予自己“幸福基因”。

作为父母的我们,相信从孩子哇哇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意和力量。

只是在倾力付出之余,可曾自我审视过:“ 我懂如何爱人吗?我懂如何管理自己情绪吗?”

人之所以幸福,不是得到了很多东西,而是学会了与一切负面情绪和平相处,也就是说情绪决定命运。

而孩子的“幸福”或“不幸”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遗传了,你给孩子的原生家庭决定了孩子能否学会爱,学会处理情绪,学会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

我们可以先看下面这三个故事:

故事1:

A前段时间离婚了,原因是丈夫脾气实在太暴躁,总抑制不了自己情绪,所以很容易出现暴力事件,A常被打得脸青鼻肿。追溯起A丈夫的家族,才发现A丈夫的爸爸,爷爷均是暴躁之人,从奶奶到妈妈均是在咒骂拳头之下忍辱负重,苟且度日。只是A选择摆脱这样的灰暗轮回。

故事2:

B说他的太太是他的灵魂伴侣,他们的结合是命中注定,因为只有她可以读懂他冷峻之下的深情,也只有她可以包容他的不苟言笑,不擅表达,不解风情。他说他遗传了他爸爸,冰冷,孤僻,固执,沉闷。所以他一直以为人生就是如此,孤独又忧郁。遇到太太后,才知道原来生命可以这么温暖,因为太太已改变很多,但依然不是个温暖的人,他很担心自己儿子也会像他那般。

故事3:

在商场上,曾遇到一对母女因与其他客人同时看上一件衣服起了纷争,衣着光鲜的两母女硬是把服务员骂哭了,两母女骂人的动作和神态像同个模子刻出来的,而母女俩身边跟着的六七岁小女孩,脸上无惧色,嘴里一直嚷嚷着:我妈妈和我姥姥就喜欢这件衣服。三人果然是流着同样的血。

以上三个故事,故事内容并无共通,只是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地方,就是上一代人的情绪基因强大,竟一代代的复制下去了,他们的家族并没有给孩子遗传乐观,宽容,温和等能支撑幸福感的积极情绪,他们的家族有些充斥着怒和暴,有些充斥着忧和虑,有些充斥着霸和蛮。

心理专家称,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父母的情绪处理,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不知不觉会在家庭里形成一个文化氛围,子女会潜移默化地深受影响,以至于在成年后带有父母情绪行为的所有印记,甚至会复制父母的种种幸福或不幸的“故事”,这就叫做心理文化遗传。

40多年前,塞利格曼进入心理学界开始研究时,“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思想一直笼罩着心理学界。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双生子女和养子的人格研究开始出现,上述说法一败涂地,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同卵双胞胎的心理特质比异卵双胞胎更像,被人收养的孩子的人格特质更像亲生父母而不像养父母,这类研究报告已超过百篇,并且都显示出同一结论:大约50%的人格特质是基因决定的。

那些能够得体的与人相处,能够淡定从容的处理各种关系的人,他们的得体,他们的淡定从容,是他们练就的情绪。这样的人,他们的家庭关系及人际关系都是幸福的,并复制和传承到孩子身上,就这样一代又一代。

在一个健康、正常运作的家庭里,幸福是代代相传的。

全球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会影响每个人一生。那个我们从小长大的家,有爸爸妈妈、也许还有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生命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那么:你现在就是你子女的原生家庭。你在创造一个文化和传承,你的所有情绪表现,你没有疗愈的创伤和问题,都会复制和传承到孩子身上。

当然,高遗传性并不代表不可改变,有些遗传特质(如性取向和体重)是不可改变,而其他遗传特质,比如暴躁、悲观、恐惧等情绪则是可以改变的。

娇娇妈在教育等平台联合举办的 “为爱打卡—坚持7天不吼娃”活动,就是期望通过活动让家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帮助众多家长做情绪的主人,成为乐观开明的父母。

活动信息发出后,家长们响应的积极,活动进行时的热烈,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参与者竟达近3万,即使报名截止了依然有很多未报上名的父母着急地要我们给他们补上名额,只是,很抱歉,报名结束后,就没办法再增名额了。

原来,父母们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正在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和他以后的家庭幸福,也意识到真正深刻影响孩子的,是父母自己的情绪状态,并迫切地希望通过活动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我们愿意相信,只要肯努力,每一种情绪状态、每一种人格特质都可以得到改进,当然也包括支撑幸福感的乐观等积极情绪。

我们该怎么做?

改变对情绪的认知,是管理情绪的前提

悦纳自己的情绪,负面情绪也不可或缺

每种情绪存在都是合理的,不能用单纯的“好”或者“坏”来判断

有情绪比没有情绪要健康得多

处理情绪最好的方式不是逃避,是要面对

情绪是可以感染的,坏情绪要比好情绪传播得快

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

比如,你在公园长凳上休息,把心爱的书放在旁边,这时走来一个人,径直走过来,坐在椅子上,把你的书压坏了。你是不是会特别气愤?但如果你知道那个人其实是个盲人。相信你一定庆幸自己放在旁边的只是书而不是油漆、或是什么尖锐的东西。这种庆幸的情绪早掩盖了愤怒。所以,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

我们应该允许各种情绪的存在,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主流的心境应该是愉快的。

有一个电影,我建议大家都看一下,叫做《头脑特工队》,这个一部非常好的情绪心理学电影,它在讲情绪在我们的头脑中是怎么发生的。对于我们的家长,怎样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让我们的孩子如何处理情绪,都是会有帮助的。

?父母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不要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

及时排解切断不良情绪的传播链条,不要让“踢猫效应”发生(踢猫效应: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用“解决问题”的方法调节情绪

?在孩子面前,父母表达情绪要有艺术性

发脾气前请记住,暂时离开孩子一分钟

学会说“你刚才的行为让妈妈很难过,你现在能做些什么,帮助妈妈感受好一些?”

要让孩子明白其中缘由和正确的做法,不要无缘无故迁怒于孩子。

相信通过“7天不吼娃”的坚持,父母们会懂得掌控了情绪后的教育力量远比吼叫、威逼更强大。只是改变需要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练习和实践。

内心的淡定是一种少有人有的状态,大家都想有,只有坚持践行的人,才能够品尝到修炼的果实。

娇娇妈在教育等平台联合举办的 “为爱打卡—坚持7天不吼娃,领取3W+现金”活动,就是期望通过活动让家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帮助众多妈妈、爸爸做情绪的主人,成为“零吼叫”爸妈。

无论你是否朝孩子吼叫过,都不妨给自己一个承诺,坚持7天,试着做一个“零吼叫”爸妈。

THE END

TAG:情绪  孩子  自己的  父母  他们的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