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怕生”才不是没出息,那是宝宝记忆力的体现!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7-10 15:02:44
The Beginning

婴儿从4个月起就能认母亲,6个月开始认生,8~12个月认生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多数8个月以后的婴儿见到生人都有些拘谨或惊慌失措;有的婴儿尤为严重,见到生人就哭。父母对这样严重认生的宝宝总是头疼:“没出息,怎么见不得人”。

其实认生是婴儿发育过程的一种社会化表现,这说明婴儿开始有了情绪的记忆,这恰恰是一种进步。

5~6个月的宝宝逐步开始有了明显的记忆力,“认人”到“怕生”是婴儿认识能力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化,说明婴儿的感知和记忆能力在发展,对亲人和陌生人能加以区分。婴儿在母亲和家人的精心照料下产生了一种依恋之情,只要在母亲或家人身旁就觉得安全。而生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婴儿就会出现焦虑甚至恐惧。

认生的程度(即对恐惧的耐受力)与婴儿的先天素质有关。性格内向、胆子比较小的婴儿认生较严重;而性格外向、乐于交往的婴儿认生较轻。

婴儿期的“怕生”现象一般在1岁半左右会随着认识范围的扩大,接触陌生人机会增多,逐渐消除了对陌生人的恐惧,也自然地消除了“怕生”现象。

但是,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环境不同、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同,有的孩子到了3~4岁仍然存在“怕生”的现象。这就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

造成“怕生“现象的原因:

1、环境是很主要的因素。

现代家庭多为小型化的3口之家,住的又是高楼独户,关上门就是一个小天地。独生子女在家中多数时间仅面对自己的父母,长年累月无外人接触,慢慢使孩子形成一种习惯,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定势”,认为只有和父母在一起最安全,最自在,而见到陌生人则感到不安全。

2、教育不当会导致“怕生”。

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这些父母都是人为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和交往机会,使孩子不能获得外界的信息,过着封闭式的生活,就必然会使婴儿期自然的“怕生”现象延续到幼儿期,甚至还会影响到儿童和青年时期的个性。

父母对婴儿认生的表现不能斥责,否则会加重他的紧张与恐惧。我们常常采用“系统脱敏”这一心理疗法来克服婴儿的胆小、认生的行为。

具体做法是:

先由妈妈抱着让宝宝在远处观望生人,然后离得近一点让他与生人接触,以后逐渐增加强度,鼓励他与生人相处,慢慢地使他的焦虑或恐惧程度降低。

家里来了陌生人不要让他一开始就抱宝宝或亲宝宝,而应在相互交谈,婴儿与他熟悉之后再亲热,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随着月龄增长,小儿独立能力逐渐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认生的现象会很快好转。

要帮助孩子克服怕生的缺点,还可以采取这些方法:

★让孩子见多识广。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使孩子不断地扩大认识及交往范围,使他在接触陌生人的交往中,不断地增强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

★让孩子体会与人交往的快乐,慢慢消除紧张感和不安全感。先让孩子和比较熟悉的人交往,譬如:经常和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THE END

TAG:认生  怕生  婴儿  孩子  生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